本报讯 四月的风裹着新绿掠过太平社区的街巷,网格员吴素平的脚步忽然在草丛边顿住——一张身份证和医保卡静静地躺在那里,证件照上的年轻人眉眼清晰,塑料封皮在阳光下泛着崭新的光泽。这是4月30日上午发生的一幕,而这场关于"失而复得"的故事,正从她俯身拾起证件的那一刻悄然展开。
吴素平对这片网格的熟悉程度如同掌纹。她清楚记得周边小区多是上班族早出晚归,也知道老年居民往返政务大厅补办证件的不便。"得赶紧找到人。"她攥紧证件往网格站跑,指尖在网格化平台上快速输入地址信息,屏幕上很快跳出失主的联系方式。然而电话那头连续五次忙音,让她不由得咬了咬嘴唇。"会不会在开会?"她转而编辑短信,一字一句敲下:"您好,我是太平社区网格员,捡到您的证件......"直到第七次拨号,终于传来带着焦虑的男声:"我正在超市附近找呢!
半小时后,气喘吁吁的失主推开网格站的玻璃门。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额头挂着汗珠,接过证件时手指微微发抖:"昨天刚换的新证,要是丢了还得重新拍照、排队......"吴素平从饮水机接了杯温水递过去,指着墙上的服务流程图说:"补办确实繁琐,以后可以放在内兜或者证件夹里。"阳光斜斜切过窗户,将墙上"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标语投在她身后,像是给这幅画面镶了道金边。
离开时,年轻人忽然对着办公桌方向鞠了一躬。这个略显青涩的动作,让正在整理档案的网格员们心头一暖。在太平社区网格站的工作日志里,这样的"小事"早已写满了好几页:上周帮3栋王奶奶找回买菜时掉的钱包,上个月替快递丢失的陈先生协调赔偿,还有去年冬天深夜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这些被居民记在心里的"麻烦事",在网格员眼中不过是日常巡查的一部分。
暮色漫过社区时,吴素平又一次踏上巡查路线。春风掀起她的工作牌,"网格员"三个字在路灯下闪着微光。远远地,她看见那个年轻人骑着电动车经过,车窗摇下时,他抬手比了个"点赞"的手势。这一瞬间,四月的晚风似乎都带着暖意,而所有奔波的意义,都藏在这个无声的致意里。
太平社区的网格站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或许是一把遗失的钥匙,或许是一本泛黄的病历,但不变的是网格员们俯身拾起的责任心,和那通跨越半个社区的温暖连线。当我们把重要的东西紧握在手心时,别忘了,在城市的每个网格里,总有人愿意为你的"失而复得奔跑一程。”(吴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