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走进李耕故里
【发布日期:2011-01-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走进李耕故里,度尾中岳以大帽山为依托,木兰溪支流大目溪沿村落缓缓流淌,山峰毓秀,绿水环抱,是个人杰地灵之地。五百多年前,明南京户部尚书、三朝元老郑纪出生在文贤里上郑,天顺四年(1460年)二甲进士,他为官清廉,体贴国局民运,积极倡导兴礼立法,奉旨“拆九座寺,盖孔子庙”。在孔学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这里孕育出不少名人志士,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耕少年就供读在孔子学堂。
几百年来,孔学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带动了度尾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工艺美术的繁荣,尤其是近代,度尾剧团多次赴省会演,《荔枝谱》获省文化局优秀演出奖,拍成戏曲电视片播映全省,载誉八闽剧坛。度尾大鼓吹是一支以中岳为主体的民间演奏主力派,以呐声高吭,鼓声响亮,气势恢宏之精华多次被邀参加省、市重大庆典活动。度尾地区有十音八乐一百多个队,每个大队至少一个队,有的6-7个队,大大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全县队数最多、最具实力的民间演奏队。中岳邻近的杨泗官龙花柱、石狮、石雕雀凤马象、石雕壁图和石门联字刻“锦流映带环宫阙,凤彩飞 护圣坛”,字迹流滑,刻工精细,抒写中岳双凤山和杨泗水的诗情画意,巧夺天工,均是出自清朝砺山“雕龙始祖”郭怀师徒之手是福建石雕艺术之秀。更令人关注的是政府投入巨资,“重教兴学”蔚然成风,中岳村全村6000多人口,每年就有几十人考上大、中专学校。黄文谦先生原在福州一家公司当财务总监,一家儿女、孙儿就有十八个大学生(其中6个硕士研究生,2个博士生),五儿黄培山现在美国休斯敦石油公司任总工程师,还是美国福建同乡会会长、孔子基金会副会长。文谦今年九十二岁,身体硬朗,走步稳健,看不出来半点的老钟体态,平时生活俭朴,积攒资金,几十年来坚持奉献爱心,帮助穷困学生400多人,感动社会,感动家乡。“急公好义有家传”,黄培山身在异乡,心系祖国,多次捐资救灾,和父亲一样为桑梓百姓做善事做好事,在家乡传为佳话。
走进李耕故里,这里再也看不到往昔的民宅房舍,而鳞次栉比,规模宏大的厂房、博览厅、林立的广告招牌迎面而来。如今,传统木雕工艺,铸就工业重镇。中岳人抓住木雕产业的发展机遇,勇于闯荡,工艺美术正是方兴未艾,近百家古典家具厂在这里繁忙生产,为海内外客商提供古典家具整套配置服务,生意红红火火,古桐工艺厂李加发兄弟居为龙头企业。李耕祖父李泰、父亲李墀都是雕刻的能工巧匠,李耕精于雕刻,堪称高手,李耕国画艺术作为精神载体,推进中岳古典家具的蓬勃发展。木兰溪用乳汁哺育一批批工艺精英,创造驰誉全国的“仙作”古典家具,而榜头坝下和度尾中岳是“仙派”古典家具的支柱生产基地。
走进李耕故里,2011年1月16日,寒气袭人,人潮攘攘,伴随着昂扬的紧锣密鼓,伴随着悦耳的十音八乐,伴随着争奇斗艳的鲜花,金身孔子塑像和6位弟子归位中岳朝天圣堂,进驻孔子学院,重返间断七十多个春风秋雨的西乡重镇。孔子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奔腾不息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英勇奋进的精神长城。改革开放以来,孔子文化飘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安营落户,已建立近300所孔子学院和27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潮流。孔子文化走进李耕故里,让这朵国学传统文化“之花”在社区绽放更加璀灿的花朵。(张德成)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