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老家仙游《砺山文学报》上,我读到一首纯情的小诗《岩石、清泉、大海》, ......作者是莆田马冰青,正因为这首小诗感染着我,使我对这位素不相识的作者心怀感激,多么纯朴的诗啊!后来因为生活奔波,我对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家作者以及他的诗歌也渐渐淡忘了。
又隔几年,我在《当代作家报》上又见到马冰青这个名字。他的小诗《读夜》又一次打动了我的心,“......面对浓重的夜色/我永远是一个持烛者/为人世间的真善美/而歌唱一生......”,后来我们就开始有了书信来往。原来,这位我迎幕已久的作者马冰青还是我老乡,而且是同宗堂哥,其父亲也是仙游榜头坝下村人,后来到莆田给人家当过门女婿,由于历史原因,其父亲连同仙游外祖父一家人移民三明明溪。马冰青就在贫困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后来历经坎坷,与诗歌结缘。马冰青说是诗歌的精神呼唤着他,鼓舞着他生活、拼搏,再后来我们就开始兄妹相称。
马冰青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在诗歌里。后来通过电脑网络,我常常在《湄洲日报》、《福建文学》、《星星诗刊》、《诗歌月刊》、《中国文艺》、《安徽文学》等一些文学报刊里读到他的作品,使我对这位未前见面的堂哥刮目相看。从此以后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谈生活、谈家事,谈创作,谈事业,我们无事不谈,虽然只是信息来往,电话相通,使我对马冰青有所了解,更敬佩他的写诗、为人。正如他的诗歌里所写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做歌唱春天的鸟儿/忘却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为你唱一支清歌。虽然我在明溪,他在莆田,但我多么想见见这位老家堂哥。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回莆田同学聚会之机,我顺便拜访了写诗的堂哥。2011年2月9日早上,初见着一袭黑绒长披风的清瘦小老头,早衰的白发与其年龄极不相符。在莆田的街头逛了逛,发现变化之巨大:新城区迅猛发展,高楼林立,新车站投入使用,立体交通发达。老城区步行街的改造工程,都与以前我仅存的记忆相去甚远。我们在街头叫了小吃,而堂哥言去年患重病,做过手术,不能食油腥,干坐观之。遂生想法:去他的居所看看hellip;hellip;搭上路车,不久便到了目的地---赤溪。公路旁一栋破旧的五层建筑,通过昏暗的过道上四楼,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拥堵着几件简陋的家什。进门的一张床还算像样, 14寸的电视放在一小课桌上,三两张木板拼成杂物桌,一具木板钉成的粗糙橱子,后面是布帘隔着的洗漱区,窗边一台电磁炉,地上一个电饭煲,一张收起的简易小饭桌,几张塑料凳就是所有家当了hellip;hellip;看着眼前这简陋的居所,我很难想象堂哥是什么生活的,又是怎样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环境里生活、写稿工作的,又何以写出那一篇篇激励向上的诗章!又何以自掏腰包出版诗集,并加入作协的,这种精神和毅力令我难以想象。
此次拜访得知堂哥想再出一本诗集,书稿各项准备停当,正在筹备资金。祝愿:诗人---堂哥,早日迎来生命、事业,阳光明媚的春天。 (黄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