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阿茂印象 ——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建茂
【发布日期:2011-03-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阿茂出生在莆阳的开源地——古邑游洋。过去繁忙的官道(驿道)已渐次寥落,安静的山村岁月覆盖着他的童年,蜿蜒的山道考验着他的耐性,特殊的年代也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祖先没有爱好艺术也无从爱好艺术。所以,他的艺术知觉来得有些慢,一切就那样按步就班地过着,是学校和书本让他与山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高中起,他才深深地喜欢上了毛笔字,看到同学字写得好,就把同学的笔记本拿过来一遍又一遍地临摹。在福师大就学时,才接触到一些古代大师的经典作品,那些作品为他打开一扇韵味无穷的窗,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光景,经典作品就这样引诱他在这个世界里徜徉瞻望,至今仍不愿离去。
纵观阿茂的艺术成长之路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一是从福师大毕业后分配到仙游县龙华中学教书的寄居生活,他在回忆中写道:“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日子的关键词有二:书与酒。教书、买书、看书和练书法花费了我很多的心血hellip;hellip;”书让他理性地思索现实生活,酒又提醒他不能接受平庸,书与酒的选择,仿佛就是这个时期他对于行草的偏爱和表达。二是2005年3月筹建开心书法社以后,每月定期聚会、交流作品。期间还向著名书法家、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蒋平畴先生讨教技艺,与蒋先生的晤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契合点。就象他在开心书法社成立三周年结集出版的后记中说的那样:开心是生活的本质,也应该是艺术的本质,就象空气、水和人。三是2005年8月底到秀屿区工作后,结识了林国强、黄志农等人,从艺的氛围更浓了。这又一阶段的寄居生活促使他由外而内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收获颇多。
时间就这样在笔墨间行走。2005年10月,当他的作品在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上获得入展时,他的心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以前所有的坚持一下子就有了答案。如果说书法让他蜗居的光阴有了归依,那么写作就是那些光阴的自然结果,《夜读(张迁碑)》、《爱——黄志农人生书法侧记》以及《俗到深处》等文章现在还会经常被提起。
阿茂认为练习书法必须做到三个必须:写字必须有强烈的个人面目,必须融入浓厚的个人感情,必须有全面的艺术素养。所以,他的许多书法作品诸如《张迁碑》之古拙、《礼器碑》之惊艳或是魏碑之浑厚,水墨与运笔情形交融,情感与视觉淋漓而生,形成自己比较强烈的风貌,让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心有灵犀。
过往的经历不断在他心头浮现,小城的浮躁不断磨砺他的心性,在他的散文随笔和评论中,我们经常可以获得一些人性的温暖。很显然,阿茂是一个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写手,他经常从人心的原生性和复杂性出发,用小视角承担大格局,用日常生活聚焦核心价值,思考艺术的由来和使命,探寻内心的需求和充盈。这种探寻富有情感的作文风格经常会牵引我的思绪,深入我的内心。
多才的阿茂住在与永泰交界的那一头,而今夜无眠的我则在常太湖上游的这一头,古邑游洋的磁场,又把我们粘在一起。同城谋生的还有一些志趣同乡,我们常常会在寂静的某个夜晚聚在一起,煮一盅家乡醇香的红酒,或泡一壶山顶的乌龙茶,闲聊着。有时乡情无言,我们就那样坐等光阴一寸一寸的流失,茶香酒气化作一缕缕艺术的青烟,寂寂散去hellip;hellip; (林文坤)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