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领导调研大龄孤独症青少年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
本报讯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莆田市残联紧扣目标要求,以“学”铸魂、以“查”促改、以“改”增效,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残疾人的实效,努力成为残疾人群体信得过、靠得住的“知心人”“贴心人”。
深学细悟,锻造政治品格
市残联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构建“党组‘第一议题’及时学、中心组领学、读书班研学、主题党日践学”四位一体体系,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时以典型案例为警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守纪.“一把手”统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筑牢思想根基。
精准排查,深挖作风症结
聚焦残疾人工作薄弱环节,市残联从严从实查摆问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自查,将残疾人证动态核查不到位等4类问题纳入清单,制定5条整改措施;拓宽渠道开门纳谏,通过调研、信访等方式收集意见,针对“加大入户评残频次”的建议,今年已开展上门评残136人次,较去年同期提升58%;精准整治重点领域,排查公益慈善和培训领域8类问题,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
靶向整改,彰显担当作为
以整改实效回应残疾人群体期盼。依托“莆善情”智能助残平台,电话回访985人次,为38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联动30多个单位开展70场助残活动,惠及1893人;创新多元解纷机制,组建首支“助残阳光”律师志愿服务队,提供法律咨询12人次,完成2件涉残调解;多维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举办招聘会32场提供岗位800多个,帮助22名应届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开展技能培训8期覆盖486人次,以实干作风书写助残为民答卷。(时报记者 吴芹芹 通讯员 林双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