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母亲的手擀面
【发布日期:2025-07-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刘永宗

 

 

最近,单位食堂的饭菜实在让人吃不惯,要么偏咸,要么过辣。这让我越发怀念起老家的饭菜,而在那众多家乡美味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

20世纪90年代,如果家里哪天中午能吃上一顿手擀面,无疑是难得的味觉盛宴。母亲擀面之前,总是小心翼翼地从瓮中取出用自家种的小麦加工的面粉,放在案板上,接着加入一小勺盐水、少许食用碱,再缓缓倒入适量清水,打入一个鸡蛋清,然后伸出双手,细致地搅拌起来。母亲通常还会进行醒面这一关键步骤,她把面团放进木盆,用盖子盖好,静置半小时后,又接着揉面,一遍又一遍,仿佛面团里藏着无尽的奥秘与乐趣,直揉到她额前沁出细密的汗珠。

母亲将揉好的面团搓成细长的条状,再用菜刀切成数个小面团。随后,她取出擀面杖,将小面团逐一擀成薄薄的面饼。擀面之际,她会在案板与面饼上分别撒上些许面粉,以防粘连。之后,她把面饼卷起,切成细长的面条,再在竹筛子上撒些面粉,将面条摊开备用。

为了让这碗汤面更丰盛,母亲一大早就去集市,买回一些五花肉和海锥螺。母亲切五花肉时,我们兄妹围在一旁,帮忙敲掉海锥螺的尾部,再拿到井边的塑料桶里仔细清洗。

母亲切好肉,把葱蒜逐一剁碎,然后让我们帮忙烧热大鼎。她舀了一勺猪油放进鼎里,猪油很快融化,接着放入切好的猪肉和葱蒜碎末,炒出香味后,盛入碟中备用。随后,她又把海锥螺炒熟装盘。

鼎中重新注入煮面的水,待水开始冒泡,母亲将手擀面下入鼎中,盖上鼎盖煮上几分钟。水沸后,她倒入五花肉与海锥螺,再撒入些许四季豆、番薯叶与葱花,轻轻搅拌,而后再盖上鼎盖。不一会儿,一大鼎热气氤氲、香气四溢的手擀面便大功告成。

母亲为我们这几个小馋猫每人盛上一碗。我们迫不及待地接过碗,如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起来。母亲做的手擀面,面条晶莹剔透,筋道爽滑,汤汁醇厚悠长,清香满口。彼时,海锥螺于我们而言,亦是难得的美味。母亲望着我们全神贯注嘬着海锥螺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轻声说道:“慢些吃,没人与你们争抢,给你们管够。”

母亲告诉我们,若想手擀面美味可口,擀面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万不可偷懒。至此,我才恍然明白,母亲为何不辞辛劳,一遍又一遍地揉面,原来是为了让面条吃起来更为筋道有嚼劲。

前些日子回老家,我发现母亲明显瘦了。前些年她遭遇一场车祸,之后睡眠质量一直不好。给她开了些药,也不见好转,似乎只有我们在家时,她的睡眠质量才会稍微改善。母亲知道我喜爱她做的手擀面,便又张罗着为我亲手烹制。

看着母亲弓着腰揉面,双手已没有年轻时那么有力,我不由一阵心疼。母亲虽才六十出头,但岁月的风霜却无情地侵蚀着她,让她过早地显露出衰老的模样。我赶忙上前说道:“妈,我来吧。”母亲却执意道:“你坐着便是,煮一碗面我还是能行的。”

母亲做的手擀面,依旧带着家的温馨,筋道爽滑,满溢着母爱的温暖。在外奔波,无论多么辛苦,吃了母亲的手擀面,便又能精神抖擞“满血复活”。这些年,我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尝遍各地佳肴,然而心底最眷恋的,仍是母亲那碗地道的手擀面。这手擀面中,藏着母亲热切的关怀,更蕴含着她言传身教的处世智慧。这擀面恰似人生,需历经反复揉搓捶打,方能筋道爽滑;而这无言的母爱,虽历经风雨沧桑,却愈发醇厚绵长。

此刻,我于遥远的异乡,重温着这些温暖的记忆。眼前,母亲慈爱的笑容与那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如电影般,一幕一幕浮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