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1日,东埔镇·赛得利第五届公益夏令营组织69名营员走进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寻迹千年宋韵 传承莆仙文化”非遗体验活动。孩子们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赛得利(福建)公益夏令营的特色环节,此次活动旨在让乡村儿童触摸非遗根脉,厚植文化自信。
沉浸式体验 点亮非遗传承火种
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街区里,小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逐一探访莆田错金银、皮雕、留青竹刻等非遗主题展馆,在实物与故事中解码传统技艺的千年传承。非遗工坊内,孩子们更是变身“小手工艺人”,亲手体验扎染与油纸灯笼制作:浸染布料时看色彩晕染的奇妙,绘制图案时融创意于笔尖,组装灯笼时享动手实践的乐趣。“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手工活儿,真有意思!”营员陈睿泽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第一次做灯笼,还是个‘送福灯笼’,成就感满满,我要挂在家里!”
从“看”到“做”的深度参与,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读懂非遗背后的文化密码。赛得利公益夏令营通过此类活动,不仅让乡村儿童与传统文化“零距离”对话,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
政企联动 凝聚文化传承合力
“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儿童全面成长”,这是赛得利(福建)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公益夏令营的初心。此次非遗体验活动得到古街管委会的鼎力支持,特别邀请资深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实地参观+动手实践”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时空边界。
公益力量的汇聚让活动更添温度。赛得利的合作伙伴、知名婴幼儿服饰品牌戴维贝拉也加入支持队伍,为小营员们送上亲肤舒适的营服,将“唯爱”的品牌理念延伸至公益领域,与政企各方共同为夏令营注入资源与创意。
教育创新 为文化振兴注入少年力量
自创办以来,赛得利公益夏令营已连续五年深耕乡村儿童成长领域。在解决暑期儿童看护难题的基础上,夏令营更聚焦精神滋养,陆续将莆田民俗、非遗等在地文化纳入活动体系,累计开发多个特色课程。
本届夏令营于7月7日开营,吸引近百名社区儿童参与,其中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因“行走的课堂”形式备受期待。通过系统性接触市级非遗项目,孩子们在假期里补上了乡村学校在地文化教育的“短板”。这种将文化传承融入实践教育的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更以少年力量助力莆仙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振兴。 (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