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祯皇帝末期,有后为一代名儒的著名诗人之王家錄侄儿王凤九先生,其于少年之时便随其伯父于天马山寺苦读,其经常行吟于天马山与九鲤湖之间,得其山川灵气,才华横溢,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以生员资格参加乡试,竟以优异成绩,一举成名。后被朝廷委派到河北省涉县任知县,为万民所爱戴。其晚年更喜天马山之钟灵毓秀,常隐身于此专心著书立说,曾赞美天马山形胜曰“九仙宫、玉帝殿、观音阁、五皇庙上下错落,悬构于危崖空潭之间,何殊赤城三岛乎?”其传世之作有《霞庵文集》四卷、《集集》二卷、《地气乘机左旋解》一卷等,均收入乾隆皇帝命纪晓岚总编之《四库全书》中。
继王君家禄之后,有其嫡孙良忠和尚与方君斗极先后继承遗志,为之住持并进而开拓之。以后又相继有其后清代封建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且频遭天灾人祸,天马寺几经荒废,旧踪难寻,无以为记。又有民国三十一年,幸得方君之家族筹资修建天马寺,使其四周以山石砌墙,中间以芦苇编织墙身。又聘请民国著名画家李耕手绘《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等仙、释宗教故事图,擅一时之胜而传为美谈。解放以后先后相继主持者有本村山坪顶座人李君金燕、田奎垅人陈君向呈与光昆、东庄顶座人陈君其积、旧下厝人陈君瑞资等。他们都能够在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以其虔诚之心,尽其所能,建立难以磨灭功绩。如:继陈君其积之后主持重建天马寺下座者陈君瑞资,他自受其推举接手主持重建工作之初,有感于九仙梦示灵验之道旨,出于信仰与发自积德行善之功德心,在其上昆村两委领导重视支持下,能针对其寺下座,因建时地基不扎实所造成三层楼之石料、地质超负荷,处于极端危险之现状,深感必须及时改之建责无旁贷。经其诚心实意与之乡贤信士精心策划,且诚恳虚心为之转益多师,广泛联系之后,赢得共识、共襄盛举。于是,继而于2009年春,及时清除下座三层楼,重新勘察地形,精心设计,以其利用险崖托铜根之法,使其工程既牢固而又壮观。致使原基建面积150方扩宽至350平方,并将其左边层次不等之崖石筑成160平方之平顶面屋。同时,发动诸位虔诚企业家信士,慷慨解囊,先后慎重其事选址,建造其天梯下之双层避雨亭与其水云乡上之月华阁。尤为难能可贵者,陈君于冥冥之中受其九仙之灵异感召之后,遂于2010年春,便与众乡贤信士商议,将其过去曾将就借用“土地庙”供奉九仙之旧所,策划重新于以往之原址上复建“九仙宫”。重建之初,因其九仙显灵,托梦给工艺城、闽南以及汕头等一带经济发达地区信士,使其感召自动寻迹上门乐捐助建。在众工协力之下,历经二年,总投资300多万元,终于在风光无限之“天津漈”旁,建成其二层玲珑巧雅之“九仙宫”。
尤值一提者,自是期间所遇之神奇,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因其原先之“九仙宫”荡然无存,旧址被土石所埋与草木所掩,难觅踪迹。一时间唯能祷告九仙指点迷津,显灵赐示。果不其然,陈君瑞资与工匠同仁定向清除地基杂物之时,居然旧址砖石豁然眼前,竟然与其揣测所向如出一辙!于是,遂凭借其依山傍水之起伏,环绕“九仙宫”之风水朝向,又顺势而为,筑造其形同沟路一体化之排水交通网络。与此同时,又矗立“天马山胜境”石牌坊山门于连龙寺与水库之间。使其于岁次戊寅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与九仙宫之九仙塑像进殿和山门架筑一道如期顺利完工,迎来四面八方宾客为之欢欣鼓舞,既使人感叹其果然九仙与菩萨之灵异无比,复令人为其工程浩大而愈加钦佩其善男信女之乐于奉献精神也!
(续完)(陈德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