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暑期海上垂钓休闲旅游活动活跃,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水域因其独特优势吸引众多垂钓爱好者打卡观光,存在违规进入风电场海钓、影响海上风电运维船舶正常航行秩序、损坏海上风电平台设施设备等安全风险,极易造成人员落水、被困失联等险情。莆田海事局不断筑牢“主角”意识,主动靠前,结合汛期暑期水上交通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聚焦“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强化海上风电场水域垂钓安全风险防控,筑牢暑期水上交通安全屏障。
加强“事前”防范。积极走访南日、埭头和平海镇政府,推动落实属地责任,召开海上船舶安全联席会议4次,深入摸排海上风电场水域垂钓周期规律及从事垂钓船舶情况,联合海洋渔业、海警、海防和地方乡镇等部门开展联合宣教进渔村活动6次,提高从业人员、垂钓爱好者安全意识。积极引导秀屿区钓鱼协会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普及安全知识,严控违规海钓,督促海上风电企业、运维单位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完善风机防攀登设施和提醒标语。
强化“事中”监管。强化海上风电场水域联合巡航巡查,组织联合检查6次,第一时间取证和制止船舶非法载客、冒险海钓、未穿戴救生衣等行为13艘次,通过智慧海事系统、CCTV、AIS等远程监管手段,强化风电场水域动态监控,及时驱离海钓船舶及人员。
聚焦“事后”闭环。依托岸海一体联勤中心和商渔共治联管中心,深化涉海部门“1155”水上交通安全共管共治工作机制,建立海上风电场水域垂钓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机制,落实通报信息跟踪闭环管理,第一时间将海上风电场水域船舶从事非法载客、垂钓、潜水等乡镇船舶违法违规行为通报属地政府,今年以来,通过《水上安全信息通报函》《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提示函》等形式通报乡镇船舶违法违规信息16件,联合拆解“三无”船舶13艘次。(黄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