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绿意盎然的莆阳福道(凤凰段),古树掩映的老叶树文创村、视野开阔的天马广场、生机勃勃的植物园……一景一物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近日,市政协主席沈萌芽带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挖掘历史故事赋能莆阳福道”专题调研,从东圳水库出发,经福道凤凰段、钟潭景区,抵达木兰陂公园,边看边听边议,思考如何让这条生态廊道更富文化魅力。
“这次专题调研,是将人民政协的职责融入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沈萌芽在调研现场上与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流时说,挖掘福道的历史文化内涵,意义深远,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这件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福道的生命力。沈萌芽边走边谈,她说,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这项工作。莆阳福道,不仅是一条市民休闲健身的生态廊道,也是一座流动的城市文化展廊,更应成为承载莆田城市记忆、凝聚乡愁情感、文化脉络延伸的重要纽带,让市民更直观感受到莆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要深入挖掘福道沿线那些动人的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让每一段路、每一处景都有独特的“精神标签”,真正实现“文以立心”,让福道成为立体展现莆阳精神的鲜活年鉴。
让历史“活”起来,文化才能传下去。在钟潭景区,沈萌芽饶有兴趣地探讨如何让文化更“接地气”。她特别提到,要创新表达方式,比如运用AR技术打造“有声福道”,让市民游客在漫步时,能“听”到身边景点的历史回声。通过系统梳理、精心设计,构建起“一段一故事、一景一精神”的文化脉络,让深厚的文化底蕴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可知晓,做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文化赋能,更要惠及发展,做到文以兴业。展望未来,沈萌芽认为,文化的力量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和地方发展。她期待,通过政协的平台,持续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汇聚各方智慧。在福道沿线,可以有计划地植入文创市集、主题民宿、非遗工坊等特色业态,把精彩的历史故事转化为独特的消费场景和沉浸式文旅体验。这样,既能吸引人流,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又能让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经济活力,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此次调研,既是一次对莆阳福道文化资源的深度探寻,也是莆田市政协发挥优势、服务中心工作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市政协将继续围绕如何讲好福道故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深入协商建言,努力让这条蜿蜒于绿意间的福道,成为流淌着莆阳千年文脉、承载着市民幸福生活的“有声画卷”。
(时报记者 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