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喜奏侨乡欢乐歌——记音乐诗词人马国泰
【发布日期:2025-09-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喜奏侨乡欢乐歌

——记音乐诗词人马国泰


            文/郑邦俊


在莆田市著名侨乡涵江区江口镇,马国泰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音乐诗词人。

骏马飞跃  稳步前行



早在1994年,同乡的中国著名作家陈章汉在报告文学《江口风流》一书中,将他唤作“马尔”,热情讴歌他开设的三江歌舞厅健康新颖——在改革开放中深受欢迎,轰动莆田内外,并吸引毗邻的福清县广大青年。
他于1962年师从南京艺术学院涂永梅教授学习民族乐器,造诣深厚且勇于创新。此后,他又进入福建省干部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进修,并师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郭祖荣教授学习曲调作法。这样的学习锤炼使他获益良多。他领导的江口文化站荣获晋江专区1964年先进文化站称号!

不离音乐 继续拼搏
出席专区表彰会后,他被招进莆田县戏曲学校,与熟悉的恩师、著名莆仙民间音乐家黄文栋共事。黄老未向上级申请资金,自费向38位在职或流散民间的名老艺人请教,勤奋搜集、记录莆仙戏传统音乐,精选1220多支曲牌,将老旧尺工谱改编成规范的《莆仙戏音乐》三部曲。1962年,晋江专区剧协莆田县分会内部出版了其中的第一部、旦部及第二部!黄老还在莆仙戏典型剧团开办简谱识谱学习班,将曲牌写成简谱推广应用,由此建立莆仙戏曲牌的谱例体系,其历史意义不可估量!马国泰曾参与黄老的改革,体会尤为深刻。
莆田编剧名家朱国福与国泰父亲是好友,其子朱合浦又与国泰同在实验二团工作,马国泰由此获得更多教益。粉碎四人帮后,他参与编曲的剧本多源于朱国福和县文化局知友方清廉。
马国泰与方纪龙老师是从小到大的知己。数十年的相知相伴,这份清澈纯粹的友谊历久弥坚。他在诗词创作上深得方老师教益。

公益奉献 退而不休


1965年从剧团下放后,马国泰陆续为十一个莆仙戏业余剧团谱曲。后被改革先锋郑舜英任命为京莆精机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兼行政科科长。1983年郑舜英任京莆公司总经理(后任莆田市企业家协会主席),委任他为副秘书长兼京莆文工团团长。1989年,他在莆田市招募演员,成功排练大型歌舞剧《长征组歌》,全省巡演反响热烈!
2004年调任市科委高新技术公司经济师,他身兼市、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及市、省诗词学会会员,并受聘为莆田锦江书画院与福清光贤书画院顾问。

马国泰极具音乐天赋且勤奋刻苦。无论任职何种岗位,他从未放弃音乐事业,坚持学习中西方乐器,创作歌曲荣获全国奖1首、省级奖5首。


1994年,他在江口镇组建侨乡唯一的民间文艺团体“锦江民间艺术团”,配合党的政策宣传,深入基层编排节目巡回演出。每逢节日组织文艺比赛,陈祯晖作词、马尔作曲的曲艺节目荣获高奖,深受群众青睐和好评。

与林荣华合影
2005年退休后,马国泰得到莆田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林荣华、莆田职高导师张建金的鼓励,在清云古筝老师协助下创办星海音乐学院。“仁爱、诚信、博学、精艺”是办学宗旨,他为贫困家庭子女及孤儿提供免费乐器培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艺术考级,优秀生输送至专业院校深造。

传承文化 情系桑梓

2012年在老领导马金富和方纪龙支持下,他创办莆田首家“芳韵越剧社”,巡演广受好评,并编辑《越韵诗情诗集》。为繁荣家乡文化,在星海音乐培训中心增设莆仙戏曲唱腔班,义务下乡辅导十番八乐,受莆仙戏迷尊敬。


办学二十年来,他培养十届约三千名学生,多为侨乡青少年,为侨乡文化注入活力。2025年五一节,他联合涵江区戏剧家协会等举办蒜溪民间艺术团十周年音乐会,邀请莆仙戏名家祁玉卿艺术指导,持续为侨乡文艺贡献力量!

追根寻源 感怀家恩
马国泰的成功源于家庭支持——
父亲马玉良系莆田文艺界首位舞美设计师,名扬艺坛,亦是江口“工商联文艺队”创始人;母亲早年丧偶,含辛茹苦养育八子女,虽遭祖母、舅舅反对,仍省衣节食支持他学习音乐;妻子默默承担家庭重担,夫妻相濡以沫四十年。
妻子病故后,他十一年间写下多首悼亡诗词,情真意切:
哭灵
玉陨香消悲泪涟,为何弃我问苍天。
尘缘未了君先去,来世相逢再蒂连。
(2014·5·20)
灵堂祭妻
泪洒灵堂祭故妻,思君日夜梦依稀。
空庭寂寞花无语,独自孤灯听夜啼。

老骥伏枥 壮志未已
2025年,80高龄的马国泰独自登临长城,深感精力充沛,决心继续为侨乡奉献:
乙巳年春八十初度
忽忽岁月八旬身,往事回眸感慨频。
少时饥寒多窘迫,老来安乐享天伦。
闲吟山水寻佳句,沉醉诗琴远俗尘。
莫道桑榆时已满,余晖犹可照行人。
纪念抗战80周年·卢沟桥咏
烽火燃眸八秩遥,山河破碎梦魂焦。
卢沟晓月凝悲泪,淞沪惊涛卷怒潮。
壮士捐躯驱鬼魅,将军仗剑斩魔妖。
今朝盛世同欢庆,莫忘前贤血铸桥。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