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城市公园:见证普惠民生“看得见”的福祉
【发布日期:2025-09-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城市公园,是市民生活品质提升与生态福祉的绿色载体。莆田首个城市综合性公园——凤凰山公园,于1996年正式开放后,凭借独特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风靡全市。该公园乳白色水泥柱山门一度成为莆田城市地标,也是记得住的乡愁记忆。

“实现生态景观、运动休闲、文化展示的多元共生,是莆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30年来,莆田通过打造多样化的城市公园,莆田市区接续建成了荔枝公园、东岩山公园、玉湖公园、南湖公园、绶溪公园、郊野公园,以及数十个城市口袋公园,为市民带来了生态环境改善、休闲空间拓展、文化生活丰富等多维度的福祉,成为城市发展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愿望。如今,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唤醒莆田城,映照着城市公园的是一片生机。市民们或在绿荫下散步,或在广场上晨练,欢声笑语与潺潺水声相映成趣,以最生动的姿态,展现着莆田人健康活力的生活风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卷。

 

凤凰山公园: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凤凰山公园,位于莆田市区凤凰山东麓中段,公园占地面积23.33公顷,布局得体,贴近自然,疏朗有致,精巧玲珑,给人感觉似园、似林、似山的别具情趣,是莆田首个城市综合性公园。该公园于1996年正式开放后,凭借独特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风靡全市,李谷一等明星曾在此演出,节假日人流量巨大,成为老人、儿童及情侣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尤其是公园乳白色水泥柱山门,一度成为莆田城市地标,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沿着文献路西行,抬眼即见乳白色水泥柱和塔灯组成的一字排开的山门。山门设计得别具一格,高大、雄伟、壮观秀丽。登上49级石台阶,公园颇具特色的石门牌坊“凤凰山公园”园门。公园内又有现代气息的“聚昌阁”“福祥塔”,宝塔凌空而起插入云霄,给人以壮志凌云的感觉。它既有现代化的气息,又糅进中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宝塔高35m,钢筋混凝土结构,四方形,七层,中轴为实心,阶梯盘旋而上。白天如顺梯登上宝塔七层处,极目四望,山景、古城新貌尽收眼底。如夜晚上塔、古城成为灯海,一片光明。基座因山就势,下为迷幻宫,令人心驰神往。立于基台上,俯视公园南的水面面积6000m2的称为水上乐园的“凤凰湖”,湖呈之字形,两岸为石砌,遍植花草、果树,又点缀着假山小亭。岸上那小巧的天蓝色的楼宇,苍翠的荔枝,浓绿的松树,奇特的亭子、假山,都浮现于碧水之上,整座园林倒映在湖中,水上水下相映成趣。

今年620日起,该公园正式取消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人气迅速回升,市民无需付费即可入园,直接提升了公园的可及性和普惠性,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凤凰山公园作为莆田首个现代化游乐公园,从城市地标到绿色惠民空间的变迁与重生,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与城市符号。

   

东岩山公园:千年文脉与自然景观相融的活态空间



 

位于荔城区胜利北路东岩山公园,是莆田二十四景“东山晓旭”核心景观区,古称乌石山,因山势如麒麟,又名麒麟山。该公园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代,那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山上有“东山报恩寺”“东山祖祠”“东山妈祖行宫”等古迹;还有林龙江纪念馆、陈经邦祖宗祠、天心阁和书法长廊等建筑物。1999年开始,政府开辟为文化公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沈鹏题写园名。

东岩山公园,是一座集历史古迹、自然景观与市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其独特的人文底蕴与生态优势,使其成为莆田城市文化与绿色生活的重要地标。该公园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尤以宗教建筑和名人遗迹为代表: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的东山报恩寺,寺内基座浮雕37只狮子形态各异,金刚力士雕塑线条粗犷古朴,展现宋代佛教艺术风格;建于明代的三教祠(又名:麟山祖祠),祀奉“三教合一”倡导人林兆恩,其前身为林兆恩祖父的别墅“东山樵舍”,后改为纪念林兆恩的“宗孔祠”,因“三一教”门人遍布海内外,被誉为“麟山祖祠”,是研究明代三教融合思想的重要场所;千年古樟:位于麟山祖祠后方,树龄超千年,高15m,围径13.8m,树分三杈(两杈枯萎、一杈繁茂),民间传其象征“三教”发展,被视为公园的“镇山之宝”。

公园内的东山晓旭为莆田传统名景,清晨登山顶观日出,霞光映照山石,云雾缭绕如仙境,吸引摄影爱好者和晨练市民。山体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适宜,设有环山步道、休息亭廊,市民可散步、慢跑或静坐观景,园内“东山樵舍”遗址周边保留原始林木,营造古朴幽静氛围。该公园不仅是莆田历史文化的缩影,更是市民亲近自然、传承文脉的活态空间。无论是追溯千年古迹,还是享受片刻宁静,这里都能满足游客对“人文莆田”与“生态莆田”的双重想象,见证着莆田这座千年古城赓续历史文脉的印记。

 

玉湖公园:生态与文化多维融合的城市滨水公园





 

玉湖公园位于荔城区荔园路与原木兰溪之间,是一座以“生态、文化、景观、休闲”为主题,突出水上活动特色的综合性水生公园。其前身为木兰溪水域,经围溪筑堤改造后,成为兼具蓄洪功能与民生服务的城市绿肺,总面积达19.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0.4公顷,占比超50%

该公园规划有莆仙景观文化区:集中展示地方文化,保留熙宁宫、白湖顺济庙、玉湖祠等古建筑,古香古色的画廊曲桥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成为市民了解莆仙文化的重要窗口;水上活动区:以浅水湖群为核心,湖泊间相互连接,湖中奇石凸出形成“天然湖中玉”景观,市民可沿湖滨步道散步或在曲桥赏景,体验“亲水”休闲;休闲活动区与田园风情区:配备羽毛球场、休闲亭、宽阔走廊等设施,柳树、桃树及名贵树木环绕,营造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休憩空间,适合家庭聚会与日常锻炼;憩静休闲区:依托安静的自然森林景观,提供静态休憩环境,平衡城市喧嚣与自然宁静。

 玉湖公园不仅是莆田“治水造绿惠民”理念的实践成果,更成为市民共享生态福祉、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园周边还建成集中住宅区、商贸中心和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公共场馆,玉湖新城呼之欲出,成为莆田城市副中心,体现了城市公园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民生服务中的多重价值。

 

南湖公园:历史与现代精神互融的城市休闲空间 

 


 

南湖公园位于城厢区荔城南大道,2008年建成后经2017年提升改造,形成以“佛教圣境、开莆来学”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公园占地7.1m2,保留原有桥梁建筑基础上新增佛教文化长廊、“郑氏三贤”文化区等六大功能区,配套135个停车位及风筝广场等便民设施。该公园毗邻千年古刹广化寺与莆田五中,背靠凤凰山麓(又称南山),通过历史文化挖掘与功能升级改造,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相互依托,为市民提供了兼具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与教育意义的公共空间。  

公园内绿色空间中,近30种树木花草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曲桥、竹林小径以及别具一格的“步步莲花”湖心桥,无不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禅意的氛围。而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更是为公园增添了一抹动态的美感,使得南湖公园在白天时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夜晚则水秀如虹,令人流连忘返。

公园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示佛教历史与艺术,再现湖山书堂历史,弘扬“开莆来学”精神,纪念郑露三兄弟对莆田教育的开创性贡献,满足市民健身、休憩、游览等多元化需求的功能区。该公园集旅游、休闲、活动功能于一体,成为周边居民散步、锻炼、亲子互动的首选地,宽敞的活动广场可举办文化节庆、民俗等大型活动,已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融合精神传承与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典范。

 

绶溪公园:生态与人文活力交融的城市公园典范




 

绶溪公园位于市区荔城大道东侧、延寿溪西侧、泗华桥北侧。2010年,《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出炉,莆田大手笔规划65平方公里城市绿心。2011年,位于“绿心之冠”的绶溪公园启动绿心生态修复、绿道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成为美丽莆田的新名片。近年来,得益于“留绿、留白、留文、留魂”的科学规划,随着“公园+”工程逐步落地,绶溪公园,这座自然与人文并茂的“城市大客厅”,正成为莆田“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型的样板。20216月,莆田绶溪公园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绶溪公园是一个综合性的水上公园,公园依托延寿溪自然水系,以“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为规划主题,通过整治河流、驳岸及水体,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城”共同示范区,体现生态和休闲、人与自然的和谐。公园一期规划涵盖绶溪钓艇景观区、民俗文化区、滨水活力景观区等8大主题功能区,体现自然景观与生态特色;二期则以“古朴驿道、荔林风光;绶溪画卷、时光水廊”为设计主题,重点展示荔林水乡魅力与古驿道、店仔头古街文化,展示人文底蕴与历史传承。

公园内有130多公顷荔枝林,繁密的生态荔林、交错的水网自然风光,与古桥、古民居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重塑城市生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汇集了水脉、绿脉和文脉,展现出莆田状元文化、莆仙文化、荔林水乡文化以及非遗文化等,让文化遗产在公园中复活,营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环境,为“美好宜居典范城市”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