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莆田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农家书屋接收了来自台胞詹喨婷夫妇与东进村党委书记彭新龙共同捐赠的一千余册图书。这些图书承载着知识与温度,成为连接两岸亲情的纽带。
东进村农家书屋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和活动区,目前藏书三千余册。今年8月23日,台湾苗栗县竹南镇镇民代表会代表林进明先生为书屋亲笔题名“菏锄书斋”,寓意两岸耕读传家、知行合一。书屋创新推行“图书+”服务模式,整合非遗传习所、非遗文化展览馆等资源,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惠民落地见效。
台胞詹喨婷来自台湾彰化县,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其丈夫詹洲杨是东进村本地人。今年初,夫妇二人一同加入东进村志愿服务团队,并积极助力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
“每一本书都承载着知识与温度,希望它们能帮助大家开拓视野。”詹喨婷夫妇说道。
詹洲杨作为东进村的海产养殖户,平日勤恳劳碌,始终关心村庄文化发展;詹喨婷则发挥儿童心理专业优势,不仅为两岸孩子提供咨询服务,还积极推动书屋中少儿读物的补充与更新。
捐赠仪式结束后,东进村围绕“两岸一家亲,共话乡村兴”主题召开座谈会。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书屋志愿者及捐赠方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书屋的文化平台功能进行探讨。
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书香交流促进两岸情感联结。这种交流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座谈会后,与会人员在驻村第一书记林巍的带领下参观了东进村非遗文化展览馆。展览馆陈列了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包括闽台送王船、皂隶舞、傩面具传统技艺、草鞋制作技艺、抗倭文物等珍贵文化遗产。讲解员詹海伟介绍了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情况及其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随后,一行人前往东汾五帝祖庙,参观镇庙之宝——唐代石狮文物。该石狮高1.8米,重逾两吨,由花岗岩雕琢而成,尽显大唐气象。詹海伟为大家讲解了石狮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象征,指出狮子形象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在唐代实现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生动见证。他特别介绍,东进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与台湾存在器物文化交流,这尊石狮正是闽台同根同源的有力实证。在詹海伟的引导下,两岸代表共同触摸石狮,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温度,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心灵共鸣。
“非常感谢台胞夫妇和彭新龙先生的无私捐赠。”书屋管理员黄芳桦高兴地说道,“我们一定会用好、管好这批书,不辜负这份跨越海峡的深情。同时也欢迎更多村民和两岸朋友来书屋看书、参加活动,来非遗馆参观、体验。”
东进村驻村第一书记林巍表示,此次捐赠及后续活动不仅丰富了本村文化资源,更促进了两岸亲情的融合与传承。下一步,东进村将开展“两岸同心·书香传情”系列读书活动,并在非遗文化展览馆举办两岸民俗交流体验活动,持续发挥图书及文化设施的综合效益。 (沈丽琼 林忆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