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明代名人林大辂与游历诗
【发布日期:2025-09-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国柱

 

莒溪

 

 

莒溪古寨门


 

 

何岭关


 

 

九鲤湖    林瑶/


 

   

九鲤飞瀑   林灼芳/

 

 

九鲤湖   游心华/

 

 

   

九鲤湖“第一蓬莱” 林灼芳/  

 

 

  

“樵谷山”  /游心华/   

 

 

林大辂,字以乘,号二山,晚年号麦斜山人,兴化府莆田县城内后塘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后塘巷)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工部,署员外郎。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谏南巡忤旨,受廷杖、下诏狱,居五月得释。补夷陵州判官。嘉靖元年(1522)五月,擢江西按察司佥事,历江西按察司副使。嘉靖八年(1529)二月,任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嘉靖十二年(1533)六月,升湖广巡抚(从二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二品),同年以地方水灾上书引咎自劾,遂罢职归。家居二十七年,以读书养亲,赋诗为娱。其著有《愧瘖集》十六卷、《借声堂稿》四卷。

近日,笔者查阅明嘉靖四十年(1561)版《愧瘖集》,该书卷七收录其咏《出西郭至九鲤湖十首》《九鲤湖咏仙迹十首》《蔡溪书事十首》《麦斜十首》。接着查阅发现明万历十四年(1586)版《九鲤湖志》卷之五收录林大辂游九鲤湖诗作十首及《麦斜》组诗三首、《蔡溪》组诗二首,明万历三十六年版《九鲤湖志》卷之八仅录其作《游九鲤湖》四首,199612月的《九鲤湖诗集》收录其游九鲤湖诗作二首,202310月第1版《仙游印象·古今诗文卷》收录其游菜溪岩诗作一首,皆收录不全。

兹整理以上所提林大辂诗作四十首,以丰富仙游九鲤湖、蔡(菜)溪岩、麦斜岩景区的旅游文化底蕴。

明嘉靖十六年(1537)秋,林大辂偕其子林敦复等人于出莆城西郭,至九鲤湖游览,旅途中,他诗兴大发,作五言律诗《出西郭至九鲤湖十首》,录下:

         出郊

郊外西云白,新桥度岭平。

迟迟问路去,眇眇游仙情。

村屋溪濆断,岩泉石漈生。

经过三十载,秋鬓漫相惊。

         松岭

旭日度松岭,天风吹薜衣。

草花犹泫露,茅店独开扉。

钩幔鸥声近,看山海色微。

棠泉看咫尺,郑谷有渔矶。

按:清乾隆版《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一“松岭”条目载:“松岭,在县西十里,旧有佛庵。其下三里为茅洋。

         熨斗

晴流寒溅石,细路断逢溪。

熨斗坐来久,惟闻山鸟啼。

野田通瀑迥,津树带烟低。

为尔开怀抱,壶觞共远携。

按:《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九“常泰里”条目摘录:“常泰里村八:卞埔、延寿、北辰、使华、莒溪、许田、熨斗、坂上。”熨斗,位于今城厢区常太镇松峰村的东圳水库淹没区内。

         岭下

岭下人居少,依山作屋高。

柴扉来独犬,墙草上双羔。

柘火吹新熟,农谈慰旧劳。

路碑看古隧,驻马识人豪。

按:岭下,今位于城厢区常太镇岭下村。

         马鞍

神仙还旧侣,岁月更闲身。

采药吾同往,烟霞洞口春。

陟云高岭窄,拂幰野芳新。

山隐何嫌远,桃源非避秦。

         山深

避暑稀高树,凄然感昔游。

同袍还宿约,并马已新秋。

日午思眠石,山深欲潄流。

共期玄圃梦,因许白云留。

         仙螺

数里寨门岭,仙螺水尚多。

蛟潭舍白雾,虎穴失青萝。

童子穿云语,樵人伐木歌。

沧浪迷处所,幽兴欲如何。

按:寨门,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古寨现存部分寨墙残断和东寨门,墙高4.05米,厚3.3米,残长300米,寨门高2.8米,宽1.75米,厚3.3米。寨门顶置石额,行书“东来紫气”四大字,落款“道光辛丑年桂月重修”,门额上置“石当”两字石块。

         莒溪

鹧鸪声欲近,山入莒溪清。

流水田田白,斜阳树树明。

村鸡牛背卧,山犬鹿群行。

宾馆今秋草,怀人一怆情。

按:莒溪,清乾隆版《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一“莒溪”条目载:“莒溪,在县西五十里。首受游洋、蔡溪、九鲤湖诸水,东会荻芦、渔沧、八濑水以达于延寿溪。”位于今城厢区常太镇的莒溪盆地有五个行政村:下莒、埔头、过溪、溪南、溪北。

         天和

天和青入座,犁壁矗当门。

燕垒秋将寂,蜂衙暮欲喧。

邻翁邀煮茗,行客云留尊。

日色舍西崦,前埔亦近村。

         度岭

望湖寻鲤迹,度岭入云涯。

坐石明双眼,重囊接九华。

鸡犬秋蹊静,猿猱暮树斜。

野人惭悟道,兹夕觊飧霞。

林大辂一行至九鲤湖参观,好友郑一鹏自仙游来此同游,林大辂咏《九鲤湖咏仙迹十首》,录下:

          

寒涛溪欲曙,晴山献日初悬。

坐协沧洲趣,石门生紫烟。

山人谈服食,问我挂瓢年。

一笑琼花在,娟娟媚远天。

         

探奇非浪迹,携旧亦多缘。

湖净臼留月,山空灶注泉。

酒从田父得,诗任野人传。

莫漫调龙虎,丹成只自憐。

         

白发不胜情,秋风过赤城。

忽闻洞笛语,疑是玉箫声。

瑶草他年拾,青芝遥夜生。

所思非梦寐,万事已逃名。

         

蘂宫天共远,芒屦客重来。

路绕啼猿树,云深化鹤台。

南州还旧榻,北海复深林。

寄与仙翁道,年华莫漫催。

         

可是飧霞地,谁传辟穀书。

龙归青嶂寂,天入碧湖虚。

仙舄疑双鸟,云津怅九鱼。

石床曾信宿,栩栩到华胥。

         

白石苍霞径,寻真慰旧期。

江河秋共下,天地老争奇。

双瀑虚庐阜,数峰讶武夷。

凭云同决眥,看雨独支颐。

         

饮猿曾避客,浴鸟却惊湍。

云谷晴岚暝,石林午日寒。

仙闲何大梦,吾健合奇观。

恍惚层霄上,翩翩飞紫鸾。

         

何岭传旌暮,奚囊得句多。

如何青琐客,亦恋白云窝。

幽兴频呼酒,营魂定扪萝。

明朝看瀑去,相对一狂歌。

林大辂原按:郑九万给舍自仙游来。郑一鹏(14961554),字九万,号抑斋。兴化府莆田县城内后埭(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翰林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十一月,改授户科给事中。性耿介,敢直言,以伏阙争“大礼”,杖于廷。转吏科左给事中。嘉靖六年(1527),一鹏复言非体,被廷杖,罢为民。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十七日卒。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隆庆元年(1567)赠光禄寺少卿。《明史》有传。

何岭古道位于仙游县城东北隅约20公里处,是仙游最长的古道之一,汉以前号“虎岭”,因山顶一巨石似虎而得名。汉代何氏九兄弟往九鲤湖隐居,登上虎岭,故改称为“何岭”。在当地,何岭的莆仙话发音类似“虎岭”。何岭现存石阶4045级,原每隔一弯曲处有一座路亭,计18亭,现仅存5座。岭顶有座高耸的古建筑——何岭关。关上石额“何岭关”三个大字,是清咸丰五年(1855)仲夏知县铨庆所书,在关口还有小古塔、土地庙、哨所等古建筑物。

          

尔归过十载,今日识龙湫。

岁月秘玄洞,风烟会急流。

放杯双鬓短,击缶万山秋。

郑谷非新里,邵平有旧侯。

          

湖白早霏上,屏青凉吹低。

揽裘初出户,散步一支藜。

匡瀑频过李,苏山独住嵇。

鸣钟高阁去,啼鸟隔林迷。    

接着,林大辂一行又至仙游麦斜岩游览,作《麦斜十首》,录下:

          

问讯林栖者,麦斜深复深。

昔人思不见,六月昼阴阴。

风雨坐龙洞,松杉净鹤岑。

十庐吾志定,十载谢朝簪。

          

梧叶惊初下,相看天路遥。

棲迟逢剩日,懒慢过清朝。

鬼谷藏真界,山灵讶远轺。

主人开石户,衲子远相招。

          

山高淹日御,举手凌苍烟。

阆苑余仙蜕,桃源隔世缘。

石萦看竹径,麦入种芝田。

未得刀圭隐,风流念昔贤。

          

何意谈嘉遁,真成问大还。

数峰朱草丽,九户碧霞闲。

何胤能辞客,庞公本住山。

紫岩见桑海,日夕欲跻攀。

          

莲宇深依嶂,金堂迥架烟。

过桥岩隐树,藉草洞流泉。

五酌孤峰外,三生独石前。

虎溪谈旧事,共忆老僧年。

          

山椒悬净溜,马首入层云。

日月玄门静,神仙觉路分。

风幡孤磬定,烟笛一尊闻。

白首林居子,初来访洞君。

          

竹深龙舌洞,望远更微茫。

晓日东峰路,迟廻石磴长。

剑门收野绿,苔几隐云苍。

把酒呼樵谷,秋风吹石梁。

          

夕坛寒扪薜,高阁寂流萤。

怪诡云争幻,冥濛山献渐清。

幽花开别坞,凉月迟中庭。

欲唤杜陵老,磨崖共勒铭。

          

出山几回首,谷口忽闻钟。

漫欲邀青鸟,谁当访赤松。

洞云连羽服,人代渺尘踪。

试问寒潭水,何年留卧龙?

          

白社岩扉迥,青山野日明。

未能淹旧榻,那复动离旌。

葛岭生银气,场桥溅雨声。

午云高百丈,犹系薜萝情。

明代诗人常以“薜萝”隐喻隐逸之志。“薜萝情”常指代隐逸或超然物外的情感。源自古代隐士以薜荔、女萝等植物编织衣物的生活方式,象征高洁与淡泊名利的心情。

此组诗是作者林大辂游览麦斜岩胜景后所写,以志纪念。

之后,林大辂一行乘兴再至仙游蔡溪(菜溪岩)游览,作《蔡溪书事十首》,录下:

          

钓簾独望时,山暝欲何之。

岭上俯云树,鸟鸣秋水涯。

烦心期梦蝶,病骨已茹芝。

朝日莲花净,盈盈开紫池。

          

蹑云随意去,空翠酒晨霖。

草没前朝市,孤亭独掩扉。

悬知仙峤近,莫遗赏心违。

地主勤相赠,秋山有蕨薇。

          

野老烟霞僻,晴空风雨声。

裂云双瀑下,低野断烟明。

只忆陈仙榻,那知王子笙。

迟廻苍玉杖,消息远江城。

          

住山五十载,玄迹亦希夷。

灵谷黄精熟,丹房白日迟。

岩姿空外得,仙珮梦中疑。

漫有归依兴,炊粱煮露葵。

          

仙翁长避世,忆尔访松萝。

闭户看今雨,逢僧话更多。

珠簾辉夜壑,琼液落天河。

未见青童侣,空传白雪歌。

          

云间零羽客,山下少人家。

崖滑苔荒磴,栈虚竹抱沙。

萧骚换野色,阒寂淹年华。

我亦闲行者,芙蓉何处花。

          

三花聊共玩,孤鹤任翱翔。

海气醒秋鼎,石云寒午床。

风云踪迹老,天地鬓毛苍。

梅子峰前月,吾庐大隐乡。

          

怪石龙蛇斗,修林日月昏。

涉深惊失是,陟险欲销魂。

奇事添诗卷,闲身付酒尊。

野田茅屋下,双犬吠过门。

          

险绝千盘岭,喧豗百折溪。

风霆石齿齿,天汉草淒淒。

谈虎听畬客,弹猱任黠奚。

巢林双倦鸟,安稳足卑栖。

          

百年双屐健,五日万山深。

岂负友朋约,真悬去住心。

麻源谢客赋,天姥李生吟。

胜池应还往,江湖梦不禁。

明代名人林大辂创作《出西郭至九鲤湖十首》组诗,是为了纪念从莆城西郭至仙游九鲤湖的长途旅程。这组诗让后世读者得以了解沿途的主要乡村与景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其作《九鲤湖咏仙迹十首》,为九鲤湖景区的文旅和祈梦文化增光添彩。其作《蔡溪书事十首》《麦斜十首》,生动描绘菜溪岩景区、麦斜岩景区的优美风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