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正确策略,结果羸得了天下。这几年,农民工纷纷进城打工,是自发的,是因为农村贫困留不住他们。这对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对广大农村来说,就更加加快了农民的贫困——强壮劳力流往城镇,大学生流向发达城市,农村土地缺乏强壮劳力耕种,科技无法在农村推广hellip;hellip;党和政府已经看到这一点,经常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过年过节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是好事,但毕竟只能“救助一时”而不能“救助永远”,治标不能治本,远水救不了近火,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快农村的建设步伐,各种资金倾斜扶助,更重要的是培植农村的造血功能。
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整整一代人,在广大农村几年、十几年磨炼,客观地说,并非一点作用也没有,依我尤可贵看,作用还很大哩——广大青年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城市的生活习惯与文明带到农村,带到偏远的农村,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农村——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广大贫困的农民却能深深感受到hellip;hellip;就说自己和同伴们,不是来了后为农民扫过盲,教他们一些日常科技知识hellip;hellip;哦,对了,先到埕后边那所单人校,去看梁益民老师。
6
尤可贵绕过新瓦房,来到了那所单人校——一间由小宫庙改装的教室而现在又回到原先的小宫庙。有人吗?有人吗?谁啊?是我!你?不认识?你是谁?尤可贵变化很大,当初刚二十岁,嘴上无毛,现在人到中年,嘴上长出胡须,头发又剪不一样,衣装也不一样,对方当然一时认不出来,虽然整个身架变化不大。而对方,尤可贵辨别后还是认出来,就是上谷单人校校长梁益民——年近古稀,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背微驼,身着灰色中山装。梁老师,是我,尤可贵,还记得吗,三十多前的知青。尤,尤可贵,记得,记得,有印象,有印象,你怎么来?进来坐,坐!说来话长hellip;hellip;尤可贵说着跟着走进小宫庙边的一间小房子里。
小宫庙墙刚被粉刷一新,宫庙顶上的瓦片也被刚翻盖过。单人校取消后,上谷自然村学生合并进茶林小学,小宫庙翻建后,香火还算旺。梁益民当了单人校三四十年民办教师,前些年找了不少关系,花了不少钱,才转为公办教师。没当几年公办教师,单人校说取消就取消了,他也就退了休。一个女儿嫁到外省,儿子(只一个)媳妇孙子举家南下打工,前三年老伴病逝,剩下孤单单的一人,没事干,就主动管理起小宫庙,吃住都在里面。他不愿意离开小宫庙,是他与之几十年日夜相伴的不解情结,犹如一个人不愿离开与之相依为命的亲人。
二十来平方的小宫庙很整洁,梁益民住房里很整洁,可见主人很会整理房间。他的住房很小,七平方多,搭了一张床一只桌子,所剩无几。空间狭窄,梁益民习以为常,尤可贵却感到压抑沉闷,更使尤可贵情绪不好的是梁大脚一家人三十几年来的坎坷遭遇。
梁益民这样面对面地对尤可贵讲述:梁大脚支书强逼你逃走后,当天中午公社书记就派民兵营长带人赶到茶林知青点捉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你破坏知青运动、目无党纪国法殴打领导,是混进革命队伍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伺机报复的阶级敌人。知青们沉默着,大多敢怒不敢言,乡亲们也不理不睬。民兵营长逼梁支书交出你,梁支书一言不发,最后民兵营长把梁支书带到公社,公社书记当场撤掉梁支书的职务,关起来。消息传到茶林及上谷,乡亲们连夜举着松枝做成的火把赶到公社,围住公社书记办公室及门口。公社书记怕事态扩大,只好把梁支书放出来,但条件是必须说出谁把消息告诉尤可贵并放他走。知青中正有人要担当这个责任时,梁茶妹奋不顾身地挤出来承认。好一个勇敢、甘愿牺牲自己的山妹子!梁茶妹站出来说是她听到父亲说公社书记要派人捉尤可贵,就赶去告诉他,并叫他赶快逃走,还说她肚里怀有尤可贵的孩子,要抓要关要抢毙随便公社书记处置。说这些话时,在场的人都惊讶了,而梁大脚心中暗暗叫苦——姑娘家怎能这样作贱自己,将来怎么去找婆家?公社书记一听,肺都气炸了,下令民兵把梁茶妹关起来,当现行反革命分子处置。乡亲们都不肯,说如果那样,要去县城闹。公社书记无可奈何地放走梁茶妹。其实,梁茶妹就是不被抓去关打,她的人生灾难也就开始。梁大脚被撤掉后,在公社书记指使下,他就经常被大队干部押去批斗游街,没有政治地位,家庭经济马上陷入困境;梁大婶,即梁茶妹的母亲担惊受怕后很快一病不起,不到半年,就怀恨去世,梁茶妹自从为你尤可贵献出处女身二三个月后,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父亲经常被批斗,母亲病逝,弟弟梁茶龙高中考上都不让念,她自己只好暗自垂泪,承受着家庭重负和村人的非议。乡亲们怕牵连,知青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唯有我梁益民死猪不怕开水烫似地不时地偷偷去看她帮助她hellip;hellip;苦啊,一个山妹子,未出嫁便先怀孕;难啊,一个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山里穷家hellip;hellip;但是,梁茶妹很有骨气,虽然常哭,却始终没有埋怨过一去不复返杳无音信的你尤可贵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