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对福清人最为惨烈的伤害保存在闽剧《龙凤金耳扒》中,说的是清嘉庆年间,莆田人史文龙在东张杨家新婚之夜,潜入新房杀了新郎奸了新娘盗走龙凤金耳扒,还使新娘俞桂香和表兄陈明亮以“奸夫淫妇”杀人罪含冤入狱。好在闽县知县王绍兰捉到真凶为他们洗雪了不白之冤。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近年福州方向红先生把该案凶手莆田人史文龙改为连江人林大鱼(他可能觉得如此穷凶极恶之人不宜称龙只能叫鱼)。
还有刻画涵江的染布师傅因吃鱼头而下毒手的民间故事《染坊风波》,这故事的真实性同样勿庸置疑,在莆田故事叫《鱼味在头》,时间(清末)地点(上迳)染坊主人(林氏)都一致,只是染布师傅福清这边叫“钱财利”,莆田叫“染布贤”。
染布贤与我毫无瓜葛。三十二年前,我是怀着甜蜜的心情走进福清城关北郊那座仅办了两年的“大学”小校门的,并且很快与两位姓陈的福清同学结下兄弟般的友情,在校时几乎形影不离,毕业后一直保持至今。
一位陈姓同学后来娶了班里仅有的两位莆田女同学之一为妻(另一位比我们年长一旬)。我想,这也许是一千年来我们对福清女子的伤害的一点补偿吧!
另一位宿舍在我隔壁,床头正对的窗外楼下日夜流淌着东张渠水,渠上是一条水泥小路,通往福清医院太平间。福清与莆田的葬礼差异很大,因而每天听着楼下送丧队伍吹吹打打的声音,莆田的同学都认为是岂有此理——死人有什么好高兴和庆祝的?陈同学却不无幽默地对我说:“庄子闻妻死,鼓盆而歌之——我们福清人最懂得辩证法的精髓了,而且,听着这死亡的音乐,可增进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呢!”
那两年,正是中国大地思想解放风起云涌之时,我们学到了受益终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立了世界观和人生观。全部课程归纳起来,也就是陈云同志的九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或且就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班里福清籍的同学有二十二人。那时还无法觉悟的是:在学校的围墙之外,百万福清人正以他们勇敢的行动在实践着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理论。成千成万不知理论为何物的人们,打破藩篱,勇闯禁区,利用海上与台湾渔船接触的机会,与台湾渔民以物易物方式搞贸易,换回录音机、手表、布匹、香烟等大陆紧销物品,在龙田等地大量销售,使龙田与长乐金峰、晋江石狮并称为我省三大“走私”物品集散地。
若干年后,又是福清沿海一线的渔民,顶着禁令,三五成群呼亲唤戚相互扶携,在夜幕的掩护下,驾船出海,向祖国的宝岛台湾,向遥远陌生的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和南非驶去,走上了闯荡世界的豪壮旅程hellip;hellip;并迅速从沿海海口城头、龙田高山,上迳江阴一线向内地蔓延,并覆盖福清全境。与福清一水之隔的平潭岛、南日岛、黄瓜岛、江口镇、石城半岛、平海半岛长期受贫穷困扰的人们也以福清人为榜样,牵着福清人的后衣襟走上了闯荡世界的道路hellip;hellip;我的堂弟就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一员,至今滞留在美国不愿归来。
十年前,我的朋友任福州边防部队领导,我想利用他的权力,以写“反偷渡”为名,把福清人的这一壮举好好写一写,书名都拟好了,就叫《星光下的帆影》。可惜我的朋友很快提拔离任,加上自己文事繁杂,致使这一计划流产。
时间和实践有力地校正着理论和政策的偏差。今天,福清经济的繁荣如城乡大地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矗立在人们面前,化作市委欢迎客人时简洁的四个字:“著名侨乡”。市委欢迎我们的晚宴舞台背景是城区全景照片,我想从中寻找母校所在的位置终于无果,照片上高楼大厦密密麻麻,这一点与莆田也像,就是前座楼厨房中炒菜,后座楼卧室中闻得着菜香hellip;hellip;舞台上五位身着紫色长裙的姑娘在唱着赞美福清新面貌的原创歌曲,我频频侧头观察,发现她们的身材都长高了(不知底下是否穿很高的高跟鞋),记忆中,她们的母亲都是小巧玲珑的hellip;hellip;瞬间有些许的遗憾:假如当年娶个福清姑娘,生个儿子秉承福清人的胆识和勇气,可以好好地去闯世界!(续完) (郑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