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如今中国更需要君子精神
【发布日期:2012-04-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说“ 平民百姓的原则是: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安居乐业之心;没有一定财产收入的人,就没有安居乐业之心。人一旦生活不下去,有的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罚,这就等于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在位,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勤政节用,有礼貌地对待群臣,征收赋税要有让人民可以承受的制度。”在这里,孟子的话是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实际的:没有恒心,就要背乡离井,到别的地方谋生;要是老百姓跑光了,诸侯国那就要自我解体,国君也就当不成了。所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面对这一客观实际,贤君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思想,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他们的“恒产”问题。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那么孟子呢?他在滕国有多少财产?在所到之处有多少财产?既然没有,那么他为什么还会到处劝这个或那个国君?孟子和广大农民的想法不那么一样,他是个 不计较个人财产但有爱国爱民之恒心者,孔子称这样的人为“君子”。
孔子教书育人,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他们培养和造就成为不计较个人财产但有爱国爱民之恒心的人。《论语》的《学而》篇说:“子曰:lsquo;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rsquo;”意思是说,君子生活艰苦朴素,不求温饱,不求安逸;办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而且做个君子很不容易,还要“上达”、“怀德”、“怀刑”、“坦荡荡”等等。所以,凡是认真学习,做到的,例如颜回,他就疼爱他,经常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这种君子精神被后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等所继承和发扬。孟子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社会科学工作者。
与此同时,在社会上,收养谋士蔚然成风,例如军事家孙膑当初就被齐国官员所收养;《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家的谋士们集体创作的。到后来,甚至连农民起义军领袖也收养谋士,让他们在中国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做出重大贡献。例如据《汉书》的《陆贾传》记载,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lsquo;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rsquo;贾曰:lsquo;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hellip;hellip;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rsquo;高帝不怿,有慙色,谓贾曰:lsquo;试为我著秦所已失天下,吾所以得天下者,及古成败之国。rsquo;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那时,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汉初统治者施仁政,制定了一系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兵役和徭役,汉初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施仁政,与民休养生息,秦始皇没有解决好,结果是前功尽弃,秦朝速亡;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没有没有解决好,结果也是前功尽弃,落了个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不懂诗书,初开始以为“马上得天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差一点重蹈覆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灾多难。那时,陆贾深明大义,力挽狂澜,不厌其烦地劝谏刘邦,最终说服刘邦,让祖国绕过暗礁,渡过险关,继续前进。
历史上的中国需要君子精神,现实的中国更需要君子精神。建国初年,钱学森、林兰英等博士不要人家的恒产和豪华别墅,宁要祖国的低工资,毅然回国,加入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行列,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君子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有后来的原子弹爆炸、东方红卫星上天,等等。在今天,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无不想割块中国肥肉尝尝;国内存在腐败、不顺心等现象,令人烦恼。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活得有滋有味,奋发图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辈年轻,更要努力奋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君子精神的优良传统,继续站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岗,为祖国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