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来南京秦淮河游览都无缘进“江南贡院”参观。这次终于圆了我的美梦,到此一游,体验一番古代读书人考试取仕的神秘景致。
贡院就坐落在夫子庙左侧约百多米处,面朝悠悠的秦淮河。河畔筑有重重叠叠的江南水乡古屋旧舍。一方人氏经过一番装饰,要比周庄、乌镇、同里的水上人家屋宇还要靓丽,被南京市的高楼大厦包裹得严严实实,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反差,另有一番滋味。但毕竟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令人神往,留恋不舍。那么贡院依水而立,秦淮河因有这座古朴典雅的科举遗址而更显魔力,而贡院或夫子庙等因筑就在河畔而更有神采、更有气派。幽清的巷道上,聪明的南京人将曾经在贡院里走出去,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吴承恩、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翁同和、林则徐、张骞等雕塑造像,构成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一座古代修筑的楼阁,横匾上书有“全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字样。导游介绍,这座庞大的古代科举场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鼎盛时期仅考生号舍就拥有20644间,可见,当时取仕考试的繁荣局面。斯乃折射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达和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同时亦体现出人们为了求取功名的迫切,证实了“学易优则仕”内涵真谛。
大拱门的两边书有“明德取仕,为国求贤”。道出了朝廷录取人才的唯一宗旨——秉承儒家“君子学以致其道”、“天地间,人为贵”精神核心。然而统治者为了维护权力,采取“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其原因乃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hellip;hellip;所以说古代科举制度成为举贤仕能的唯一渠道,或吸纳人的标准。那么,民国时期的中央考试院,其施行的职责与此相差无几。不过,其考试形式及场所总比古代科举要丰富、灵活。用人之道,历来是朝廷执政的一项极其为难的问题。当今社会的招贤提攫人才,亦是十分困难、棘手之事。往往优秀人才被抛弃,吸收录用的人则良莠不齐,再完善的法规制定,也难以遏制用人唯亲的圭臬,用人漏洞百出,表面看似门槛高,实则把关不严格,鱼目混珠,弊端重重,造成不良的后果,滞后社会文明的进步。
进入贡院大门,里面就是“圣公堂”。这里是当年考官监临、提调、掌卷、受卷等官员聚会、办公之地。顶端悬挂着康熙皇帝御书“旁求俊义”朱红金字大匾。正堂的立柱上挂有李渔一副楹联:“圣朝无政不宜公,况此举乎更属抡才大典;天子命名原有意,登斯堂也当兴顺义深思。”字里行间,无不凹显出“公平、公正、公平”基本原则。在陈列馆内,展示了一些古代科举作弊的证据。看来,考试作弊古来已有。诚然,任何地方的各种测试,都存在作弊行为,那偷、瞒、骗、盗之不良举动,乃为人的本性也。
导游带我们到“圣公堂”外面庭院的一排排砖瓦土坯构筑的小舍,便侃侃而谈,应试者的种种情绪和不轨的弊端。这些狭窄得犹如猪圈的小舍,历史上拥有成千上万间,容纳两万多考生,云集于此,进行为时三天三夜的考试。有的人因病不及时治疗,或过于紧张应答而死于考场。从年龄上讲,最高的有103岁,最小的仅10多岁,人们为了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拼死拼活,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千辛万苦,为的是求取福禄。可是眼前的这一小舍,仅仅是一个缩影,京城考场早已被时代风雨所打劫得销声匿迹,而改造成为现代化大厦高楼,或其它建筑。这里有一副明初宰相杨士奇撰联“号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可见当时考风的严明正规。考生每人一间,吃饭或大小便均有兵丁监护,一丝不苟,休想作弊,严格过五关斩六将,选拔优秀人才。
在中国延续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在内外的胁迫下,终于下诏废除科举。这座持续800年历史的江南贡院失去了原有的效应,竟然成为一座专供人们游览参观,或研究科举文化的实物场所,深刻地反映我国封建时代考核人才的实物参照,透出科举文化的本质特性。
江南贡院,已然成为中国科举文化研究中心,有关科举文物的收藏中心,科举历史的展示中心。同时亦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文教事业发达的一个侧面,成为科举历史的代言人。 (郭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