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历史研究可以兴国,也可以误国
【发布日期:2012-08-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历史研究可以兴国,庆历新政以后82年中国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历史研究也可以误国,元朝统治者在很长时间里不敢开科取士说明了这一点。
元朝统治者不敢开科取士的原因,从元人编写的《宋史》中可以看出一点点信息。在书中,当年王安石变法的骨干分子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奸臣,便是佞臣,散布的显然是开科取士“危险论”。或者说那是在为元朝统治者的错误政策涂脂抹粉。
没有开科取士,搞的是愚民政策。在那时,全国各地郡、县学校设施、学田等无不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例如据本市明弘治志卷二十八元统二年(1334年)写的《兴化路兴学记》说:“异时学租几万斛,著录生数千指,视他州为盛。革命以来,我疆侵于浮图、豪右者什九。五十年间渐次兴复,仅得十之二,难矣哉!”令人触目惊心!以后想恢复都十分艰难。
既然有开科取士危险论,那么在元代,对宋中期改革的风云人物进行“围剿”,势在必行,无非是搞得他们各个灰溜溜的,流芳百世者反而变成了“遗臭万年”,甚至于连他们自己的子孙也不敢抬头相认!就这样,宋代历史上的许多冤案往往是这些不学无术的元代人搞的。别看他们愚昧无知,但是篡改起历史来却是心狠手辣,十分内行!所以在这里,笔者要狠狠骂他们几下,为宋代那些坚持改革的人们说说公道话。
历史研究就是这样,看你善不善于把握尺寸,方法好不好。公元1043年范仲淹任宰相,面对“冗官”即不会办事的人多的政治局面,提出“抑僥幸”即不要搞封官许愿、“精贡举”等决策,重视选拔“明经”人才。与此同时,改革吏治,改革考试制度,例如进士科过去仅仅考试词赋,以后则“先策,次论,次诗赋”。就这么几下灵了,以后要人才有人才,要财富有财富,金银财宝滚滚来!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几年之后,一万多个水利工程在神州大地横空出世,令人赞叹不已。究其原因,范仲淹挽救了科举制度,让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建功立业。很显然,范仲淹的研究方法和后来元朝人的研究方法是大不一样的,所以,一个会起死回生,一个则有良方不用,活活困死!
而且方法不对,越是愚昧无知越会夸夸其谈什么中外历史经验,越会给历史上正确的东西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结果呢,到头来还是自己首先吃亏,元朝人不正是做过这样的蠢事吗?! (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