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古代文史述略
【发布日期:2012-08-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莆田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据传说,西汉时期,朱买臣率汉军攻灭东越王余善。战后,北来的汉兵留守莆田,与本地土著融合,从而在这一方土地上形成一个独特的莆仙方言区。
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各大姓南迁入莆,推动了一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名儒郑露和弟弟郑庄、郑淑从永泰移居莆田,创建湖山书堂,首开莆阳文风。郑露是莆田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也是有文献可考的福建第一个诗人。
隋唐之际,北方士人来势更猛,他们兴教育、重科举,使莆田儒风初振。中晚唐,这里已出现了一些文化名人,并有一定数量的文史佳作传世。林披作《无鬼论》劝导山民摈弃陋俗,“廉使李承昭器之,奏授临汀别驾知州事”。胡令能的诗作清新可诵,至今仍被许多选本所收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匠,可见当时诗风已从士林吹向民间。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的黄滔,诗歌创作及诗歌理论均达唐末五代闽中诗坛的最高峰。黄滔有《黄御史集》传世。时人号为“锦绣堆”的徐寅(一作“夤”),则有《徐正字诗赋》传世,其中诗达368首,为唐五代闽人之冠。黄滔、徐寅的赋也很有名,徐寅的赋还流传到渤海国。其时,名气较大的诗人还有林藻、林蕴、欧阳詹、郑良士、翁承赞等人。黄璞的《闽川名士传》纪录唐代福建名人自薛令之以降54人,系福建省第一部人物志。原书已佚,今存辑录本。
宋初,清源军节度副使仙游人陈洪进纳土称臣,使莆仙人民避免了改朝换代常有的战乱之苦。太平兴国八年(983),刚成立3年的兴化军治所由山区的游洋迁到平原地区的莆田县治所,使这一方土地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使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成为可能。元丰六年(1083),闻名全国的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建成,使本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局面。(未完待续) (林金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