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莆田人科举仕途大丰收、大发达的时代,以文学名世的也不乏其人,然而数量虽多,质量不高。嘉靖年间,倭乱频仍,明中叶以后,莆田的经济文化已步入低谷。柯潜为文峻洁有法,为诗冲淡清婉,是天顺、成化年间文坛名家。彭韶廉政爱民,其最有价值的作品是反映灶户之苦的8首配图诗。就题材而言,这组诗在文学史上是个突破。林环、林文、黄仲昭、郑纪、林俊、柯维骐、卓晚春、林兆恩、林润、陈经邦、曾鲸、宋珏、朱继祚、林兰友也都有诗文佳作传世。
明代史书志乘的修撰在莆田的文化人中成为一种风气。黄仲昭的《八闽通志》系福建省第一部通志,因其保存了大量的地方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周瑛、黄仲昭的《兴化府志》,是兴化郡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府志,是研究莆田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柯维骐的《宋史新编》从维护正统的观念出发,对元朝人编写的《宋史》进行全面匡正。显示出作者的渊博学识和治学才能。此书曾流传到日本,并被翻刻。林兆恩创立“三一教”,系当时的地方宗教。《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一书,是林兆恩命得意门徒卢文辉编集、经自己审阅的,是他从事研究和传播“三教合一”理论的宗教著作。此书被教徒视为经典,多次重印,并流传到国外。明代比较有名的著作还有:林兆珂的《考工记述注》、宋端仪的《考亭渊源录》、郑岳的《莆阳文献》、周婴的《卮林》、林文的《澹轩集》、陈迁的《仙溪新志》、林登名的《莆舆记胜》、黄天全的《九鲤湖志》等。
明清之际的民族大较量中,这一方土地又惨遭劫难。本土的文化受到重创,在外地的莆田人倒有较大的成就。抚平战争的创伤,积聚力量东山再起,晚清的莆田文坛呈现一片绚丽的晚霞。(未完待续)(林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