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右侍郎施韬,字文起,授荫任 “左都督”,人称“施都爷”,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清初著名将领靖海候施琅的侄儿(施显之子)。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韬跟随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奉旨专征台湾,维护国家的统一。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施韬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马功劳。磨剑十年图亮剑,喜看山河成一统。施韬以及他的叔叔施琅功在当代,泽及千秋!
相传,后来施韬年迈告老还乡,隐居菜溪岩。他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民间疾苦。他与叔叔靖海候施琅捐资修葺扩建龙山寺,并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捐资扩建了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64年)的“泉郡南孔”——“厦渎桥”(又名普利大通桥)150余丈,使厦渎桥总长延长到350余丈,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物资交流和商业发展。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施韬还重建了东洋桥等。
当时菜溪岩漫山遍野长着断肠草,常有牲畜误吃毒死,山里百姓偶而有人想不开,也去吃断肠草了结性命。于是,施韬下决心要根除这种毒草。他一边饲养绵羊寻找断肠草,一边请当地村民帮助挖除断肠草的根,以绝毒害生灵之祸首。经过多年的辛劳努力,断肠草得到根除,至今菜溪岩周围再也找不到这种毒草。
由于绵羊寻找断肠草有功,感动天庭,化绵羊峰一座,让世人称颂。有诗赞曰:巍巍雄峰白云追,岚光雾霭自徘徊。后世黎民争颂德,一席之地留于谁。 (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