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抛“砖”何曾引“玉”来
【发布日期:2013-0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对于成语“抛砖引玉”,《成语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一则文坛轶事:唐代诗人赵嘏文采了得,名重一时。《唐音癸签》中说他“才笔欲横,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全唐诗话续编》中则载:“嘏颇有诗名,不拘小节。饮中赠歌者曰:倚风无处过梁尘,雅乐清歌日日新。来值汉廷花欲尽,一声留得万家春。”由于赵嘏诗写得好,所以很多同代诗人都很羡慕他,都盼望能与他相识、请教,连当时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杜牧都是他的“粉丝”。尤其是赵嘏写的那句“长笛一声人倚楼”,更是让人为之倾倒,于是,赵嘏便赢得了“赵倚楼”的美称。
赵嘏诗才横溢,引起了另一位诗人常建的注意。常建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常建的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但常建总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好,而且名气也不如赵嘏大,于是私下里就很仰慕赵嘏的高才,总想找个机会能够与赵嘏联袂写首诗,以诗会师。
真是天遂人愿,不久,机会还真来了。一次,赵嘏与家人一起欲到苏州灵岩寺游玩。常建闻讯后,抢先一步来到灵岩寺,自己在寺中醒目的山墙上题诗两句:“馆娃宫伴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常建想用自己的两句诗去“钓” 赵嘏的诗。因为常建听说赵嘏有题诗的习惯,旅途中看到一首“未完待续”的残诗,赵嘏肯定不会视若无睹的。事情果如常建所料,赵嘏来到寺中游览时,一眼便看到了墙上的残诗。赵嘏看看只有两句诗,一时诗兴大发,便要来笔墨,挥毫续了两句:“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使这首残诗变成了完整的四句一绝。
从这首诗来看,常建写的前两句确实不如赵嘏写的后两句好,常建用自己的残诗引出了赵嘏的好诗,人们便把常建这种做法称为“抛砖引玉”——抛的是砖,引来的却是玉。
这个成语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抛砖引玉”的典故也让很多人耳熟能详,引为文坛佳话。对于抛砖引玉一词的解释,很多《汉语成语辞典》和相关书籍都是类似的解释。
这个成语典故乍一读毫无破绽,饶有趣味,且出自《传灯录》、《历代诗话》、《谈证》等典籍记载。但细一琢磨就发现问题了:赵嘏和常建并非同时代的人,两人的活动年代相距100多年,根本无缘谋面!
据史料记载,常建(公元708年——公元765年)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中的进士;而赵嘏(公元806年——公元852年)则是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的进士,两人相距120多年,怎么有可能“穿越”续诗呢!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到底“穿帮”于何时何人和何典,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故事是个好故事,只是故事的人物安排得风马牛不相及hellip;hellip; (钱国宏)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