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挂灯笼自古就是国人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许多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问世,令人拍案叫绝。
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那则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因为“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名臣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张英出联“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片刻忽听门外一声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清代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出口成联。有一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是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黯淡,有一幕僚即景为一上联云:“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这则上联出来之后,满座宾客苦思冥想,却最终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一则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话音一落,满堂喝彩。
亘古不变的元宵节,衍生出妙趣横生的灯联佳话,传达出的是深厚的中华文化。 (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