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部队服役时,我把在古谯楼(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高望的楼)前照过的相片拿给战友、朋友看,他们问我说:“你什么时候去了北京天安门?”我说:“这是我家乡的古谯楼,是古时候兴化府的城楼。”“真像北京天安门!” 朋友说道。
莆田古谯楼坐落于市区中心文献路中段,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兴化军从游洋迁至莆田时,为知军段鹏所建,作为子城城门和门楼,距今有1030年的历史。宋绍兴六年(1136)因火灾焚毁,知军刘登于城台上重建谯门楼,置更鼓刻漏于其上。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楼焚于倭乱,明隆庆五年(1571)郡守陈武卿重建时匾日:壶兰雄镇。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颜重建,三十一年又被火焚:清康熙五十六年(l717)清知府卞永嘉重建。时于楼门洞南面的门额上画坎卦之象以制火;清嘉庆八年间(1803)知府马夔陛重修并书门额。如今古谯楼上还镶有嘉庆重修“天一楼”(此为清代古谯楼的又一别称)记的碑刻,至今仍古朴典雅,巍然屹立,雄伟壮观。
古谯楼现为莆田市文物博览馆,除每周星期一休馆外,其它时间都免费开放。据古谯楼管理人员介绍,该楼为3层建筑,长约50米,高25米,重檐歇山造,石砌基台,中开门洞,门上横额有“古谯楼”三字,门洞中部只置横梁,不作券式。基础以东西端突出作阙形,平面成凹字形,这些都保持了宋代原式。基台上为木构二层楼阁,二楼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斗拱宏大,部分结构保持明末清初的形状。三楼周围有回廊,置砖石花式围栏。该楼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大型鼓楼之一,也是福建省仅存的一座鼓楼。
古谯楼的坐落朝向与昔日整座城市的坐落朝向相同,讲求生态、自然环境于一体,颇具科学性,这是古代堪舆中把科学观运用到谯楼的选址及朝向上。清代知府马夔陛在其登楼记中赞叹:“暇日与诸君登楼而揽莆阳之形胜,壶公、九华、木兰、寿溪环拱映带,山川之秀洵甲闽中矣,将谓宋明以来跻显官,掇巍科者比肩林立,皆地效其灵,无关人事,其信然欤!”在古时候,几乎没有什么高层建筑,人们站在古谯楼的三层上,就能把莆田的四周美景尽收眼底,这是怎样的一种视野和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古谯楼也颇具灵气。南宋莆籍李俊甫《莆阳比事》中的《青衣告梦、紫气呈祥》文中载“绍兴丁巳秋试揭榜,谯楼有紫气光焰亘天,人异之。明年擢第十有六人,状元黄公度,亚魁陈俊卿,参政龚茂良,果符前兆”等这些文字的描述,把宋代莆田的人杰与地灵之兆相联系,既彰显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人文风采,又凸显了古谯楼雄伟壮观的标志性建筑,展示了莆田人“传统衣”的建筑风格,足见古谯楼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与分量。同时也反映出莆田人的聪慧与才智。
然而,前不久听到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提出疑问,说古谯楼是不是仿制天安门的造型?其实不然,从有关资料得知,古谯楼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建造而成。而北京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最初名叫“承天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雄伟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此楼于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才重修成今天的样式。也就是说古谯楼比天安门还早建了437年。足见莆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施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