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三八妇女节又快到了,世界各国的妇女同胞欢天喜地,笑语溢面,纷纷忙着购物和旅行,充分享受着假日的特权和节日带来的欢乐。作为现代妇女,她们是幸福的,因为拥有与男人一样的权利和地位。我们在祝福天下妇女的同时,不禁要问,我国古代有妇女节吗?
众所周知,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妇女们的地位十分低下,不仅要遵守三从四德,还要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待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猜想古代一定没有妇女节。然而,查阅文献典籍后,我惊奇地发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了妇女节,只不过那时的妇女节不在三月八日,而在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据说,这个节日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所描述的就是被分隔银河两岸、每年只能见一次面的牛郎和织女。相传,织女为天帝的女儿,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心灵手巧,擅长穿针引线,乃勤劳、聪慧与善良的化身。于是,民间就有了七夕乞巧的习俗。七夕之夜,有女孩的人家,通常要摆上瓜果,以乞求织女把纺织和刺绣等技艺传授给她们。
在我国古代,七夕节又称为女节,是唯一一个女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妇女们可以穿上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或走亲访友,或回娘家团聚,或逛街赶庙会等。就连平时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也可以自由出入,与别人谈天说地,交流心得(当然,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做女红,如何相夫教子)。《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中亦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可见,女节在汉朝和魏晋时期已非常盛行。
到了明朝,女节则更加浓重,妇女受到的礼遇也更高。《帝京午目》中载:“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七夕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用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的饰品,成群结队地来到大街上。不仅如此,家中还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供妇女享用。
尽管我国古代有专门的妇女节日,但那并非出于对妇女的尊重,只是为了让女性更好地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古代的妇女节与现在的妇女节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今的三八节不光是一个女性的节日,更体现了人们对女性的尊重,以及对她们为家庭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的肯定。从妇女节的演变过程,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