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来到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这里既是古代的交通咽喉,也是闽中红色圣地,还有许多人文古迹,不愧是古往今来的好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兴山村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书院——馨山书院。馨山书院始建于明初,是为了纪念南宋文天祥和岳飞而建。它是莆田市北部山区创办最早的一所书院,也是莆田市四大书院之一。馨山书院屡经劫难数次遭到破坏。经后人数次修复后保持良好原貌,重放光彩于兴角山下。
据当地老人讲,这里曾是中共上宫支部旧址。1927年4月中旬,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廖华),在兴太上宫馨山书院建立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隶属中共莆田特区委。当时,陈国柱在哲理中学任教时,带着10多名学生来到仙游发展壮大组织,吸收了林锦棠、林兰士、林步庭、林玉赞为预备党员,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仙游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第一任书记是林锦棠,为全国最早的七个农村支部之一。党支部成立了以后,他们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传播,组织农会,领导农民进行抗捐等斗争,并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一○八团,开展革命活动。
该书院系清代建筑物,土木结构,位于馨山山顶。1989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的红色旅游景点。据了解,自启用以来,共已累计接待了百余家单位组织的新老党员、团员宣誓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承办了县级党建会、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等多次,接待学生夏令营和部队官兵数千人次和自发前来参观的游客不计其数。如今的上宫第一支部旧址已经成为开展党建活动的品牌基地和弘扬主流文化的“红色场所”。
兴山村也是古时交通的咽喉,东面是通往南侧莆田市区、涵江和北侧大洋、永泰的必经通道,西面是直接通往古时候设在游洋镇的兴化县治和仙游城关的重要交通要道。在这里,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留传至今但又破落的古商店,如米店、布店和旅馆等,走在古石头路上,令人浮想联翩。“兴化县治”名称由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连年战乱,百姓备受兵匪骚扰。割据莆田和仙游的兴泰、游洋、庄边、白沙等山区的林居裔势力接连打败官军,一度兵临泉州城下,州城几为所破。宋朝廷屡次派兵镇压,但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无法取胜,至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方被征服。宋太宗“阅游洋图志,念游洋地险,欲以德化之”,遂决定在游洋另设县治,取名“兴化”,寓“兴行化民”之意,并置兴化军,统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自此以后,又有“兴化路”、“兴化府”。故“兴化”即成为莆田、仙游之统称。从北往南走,是直接通往莆田城区的便捷通道。
这里还有解放后(1958年)建起的“土楼”,长100多米,宽50多米,高两层半,四周为封闭式结构,有大小房屋200多间,最早住户有50多户200多人,后来,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陆续搬迁了出去,现在只剩下10来户人家。整座大院只有一个正门和一个侧门,楼板为杉木,过道相通,走一圈大约需要10来分钟。农闲时,村民们可以互相串门聊天,其乐融融。触景生情,这使我想起永定、南靖和仙游的园庄“土楼”都是为了防土匪骚扰,而这里的“土楼”主要是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和节约用地。
据说,古时候,由于游洋地区虎患频繁,兴化县治不得不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再后来迁至莆田城区。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想象,群居犹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把筷子折不断”,或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有效抵御野兽的骚扰,一人有难,百人帮助。再一个也为如今大力提倡节约用地提供了样榜。这里大约只有十来亩的地,而且盖的房子也不过九米高,居然能住上50多户人家200多人口,让人惊叹hellip;hellip; (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