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家风的话题很热,许多媒体都加入其中。在道德观念多元,社会道德存在某种程度失范的今天,能有人想起这个话题,议论这个话题,不失为“亡羊补牢”,或许能对匡正时弊产生一些好的作用。
家风是一种精神力量,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成员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家庭其实就是每个人人生路上接触到的第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墨子很形象地把人们成长的外部环境比作染缸,他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而孔子也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兰室”与“鲍肆”,他说: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他们都强调了外部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性。
中国人自古重视家风的作用,因此,采用各种形式来培养良好家风。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最直接的一种家教,是孩子接受家风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对于小孩来说,家长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勤懒俭奢、忠奸善恶hellip;hellip;都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孩子,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某种习惯甚至性格。这就是北齐颜之推所说的:“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就是到了社会交往日益增多、教育事业日益完备、舆论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父母长辈对于子女晚辈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做父母的应当知道自己对孩子的示范作用,为了孩子的品行端正、习惯良好,应当谨言慎行,注意修身律己,以身作则。有些家长平时不拘小节,甚至就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劣行,等到孩子顽劣之性形成了,吃后悔药都来不及。
古人为了传承家风,规约晚辈,启迪后代,往往会定下家规族范。这些家规族范一般简单明了,便于子孙学习记忆,对子孙后代起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墙壁上就书写着官居明代刑部尚书的林俊所撰写的林氏族范,族范要求:“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hellip;hellip;”并且明确规定“不善者劝诲之,不改,兴众弃之,不许入祠”。
而一些名臣贤相、高人隐士更是通过编撰足以对子孙后代产生巨大影响的格言、家训来训育后人。这些家训或格言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他们的子孙后代,而且对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读过的这类家训不少,如西汉司马迁父亲司马谈的《命子迁》、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代袁黄的《了凡四训》、明末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都蕴含很深的人生哲理,都曾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好评。
其实,就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重视家风作用,重视家风形成的人。他们对子女的要求未必都形成一整套系统的东西,然而,他们通过自己的示范,通过对自己孩子的严格要求,同样也能形成良好的家风。我曾经听我们学校一位教授讲过,他的儿子是当医生的,他要求自己的儿子,在病人面前,不管富贵贫贱,都应当充满爱心。你可以因为技术原因没办法治好病人的病,但绝不能不尽心治疗,不关心同情病人。我想有这样的父亲,有父亲这样的教育和要求,他的儿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出色医生。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我父亲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他的为人对我的影响很深。记得我在念中学的时候,我父亲在城关供销社当主任。有一回,我到他那里,看到他桌子上有一叠印有红头的便用笺,就想拿几本去学校做练习题用。他不让我拿,告诉我:那是公家的,要用我们自己到街上去买。当时把我闹了个大红脸。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公家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的。
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归根到底,还得靠每个人自己去感悟,去修养践行。家风虽好,如果自己不去领悟不去践行,依然可能沉沦。而一个人家庭环境虽然不好,若是自己能分清是非善恶,能管束好自己,同样也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不能把家风的作用绝对化,否则就会陷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的血统论的泥沼,反而误导了孩子。 (陈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