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龟山友人请我品尝“明前茶”。其中,龟山红茶特别令人难忘。其冲泡后茶汤橙红透亮,带有清爽的水蜜桃甜昧,茶汤醇厚滑爽,散发着一股奇异芳香。
我几十年不沾烟酒,对茗茶却情有独钟。我略知构成茶叶品质有三要素:茶树品种、地理气候、制作工艺,其中品种位居首要。那么,这稍带甘甜味的龟山红茶前世今生如何?
经过一番史料查阅、实地考察和茶叶比较,我发现,它很可能遗存了建瓯北苑千年“水仙”贡茶之奇妙基因——即此“仙”乃彼“仙”。水仙茶在建瓯和龟山,都占据过半的绝对优势,可见茶农和茶客对其之钟爱。
史载,龟洋茶唐代开始种植。长庆二年(822),名僧无了禅师驻锡百丈山修学返回莆田。他在六眸神龟引导下,来到龟山开山弘法,创建龟洋庵。当年,无了禅师挥动十八斤重的大铁锄,“一下锄头一声佛”,硬是在荒山荆棘间开辟出最初的十八处茶寮。
唐末,闽王兴茶事,建瓯“茶神”张廷晖于933年将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献给闽王,从此这里成了名垂千古的北苑御茶园。公元915-920年间,闽王王审知赐名“龟山福清禅院”。当时,以茶闻名的龟山禅寺,有机会获得北苑御茶园的优良茶苗,应该也在情理之中。据福建省茶叶学会专家考证,建瓯水仙茶传承历史最早,其制成品“北苑贡茶”乃历史名茶。北苑水仙主要产于宋代北苑中心区的东峰镇一带。近年,云际山三清宫附近,发现33棵水仙古茶树。三清宫最早是三国大将吕蒙的府第宅址,当时山上就种有茶树;到唐朝时,丞相魏征在废墟上建起道观,还特意保护了山上的茶树。虽历经沧桑,道观多次圮毁,但水仙茶树却一直被保留了下来。茶界泰斗张天福曾说,建瓯水仙是茶中极品,在福建众多名茶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建茶因产于建州溪流域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建溪芽,南北朝(479-502)建安已有人工种茶和茶加工,唐开天宝间(713-755)已盛产茶叶,陆羽《茶经》中提到“建州产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人称“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唐、宋、元、明间,前后有蔡襄等数百名朝廷重臣到北苑呕心沥血督造过贡茶。历代吟咏北苑贡茶的诗词曲赋有八百篇。
宋代,北苑贡茶和龟山香茗都进入鼎盛时期。龟山寺大力推行茶汤仪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普茶”仪式。寺中斋房曾保留许多石槽,最大的可储水万斤,刻有“元祐四年十一月”字样;还保存一块北宋道存禅师的残缺塔铭,上有“岁行茶汤为会”字句。“普茶”还传至日本,逐渐演变成“茶道”。
建溪茗茶移居莆阳并非主观臆测。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采茶行》曰:“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并自注云“郑宅为先别驾公所居”。据清代徐昆《遁斋偶笔》:“郑宅茶,闽中兴化府城中郑氏宅,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虽武夷岩茶不及也。所产无几,邻近有茶十余株,味甘美,合二十株。有司先时使人谨伺之,烘焙如法,籍其数以竞贡,间有烘焙不中选者,以饷大僚。然亦无几。”相传郑宅茶就是从建溪引种的。
北苑优良茶树还远传四川、陕西、广东潮汕、海南、台湾等广大地域。四川《名山县志》记载“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2012年,在四川万源苏家岩发现一块摩崖石刻《紫云坪植茗灵园记》,载“元符二载(1099),hellip;hellip;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如今,万源被列为全国25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
到了明代,邑人国师陈经邦,曾以龟山茶进贡皇家,备受赞赏,1583年,明万历皇帝钦定年产数百担的“月中香”为御品贡茶。明代的文人学士,也纷纷为盛名远播的龟山茶,留下了许多浓墨重彩的诗篇。例如林廷润《南溪草堂》所咏,“鹿苑僧谈方外果,龟山人送雨前茶”等等。其中,最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明朝重臣林尧俞(1558—1626),他晚年隐居在常太莒溪溪南村。其《南溪草堂》诗写道:“试问云芽今茁否?龟山此路不曾遥。”南溪草堂,正是林尧俞编纂《天妃显圣录》母本,以及写作首篇序言的圣洁之地。遥想当年,林大师应该是一边品尝龟山香茗,一边奋笔疾书的呀。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龟山茶母本便是千年遗存,并且由“龟洋积雾”滋润优化的土生土长的品种!龟山禅院后山及其附近,就有好几棵数百年的古茶树。茶叶界称十年茶树为“名枞”,三十年以上的为“老枞”;如果喝到百年以上的水仙茶树制得的水仙茶,因其有特别的清香,誉称“百岁香”。
俗语“饮水思源”,其实饮茶更应思源呀。不知各位品茶龟山茗茶“本山”、 “炒绿”、“月中香”、“龟山红”时,是否喝出了北苑贡茶之味? (许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