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弟
曾经看过一篇谈元宵节的文章,感叹现在的元宵节只剩下一碗汤圆了。对我们这些厕身都市的人来说,传统闹元宵的情形只有在戏剧和小说里能够领略。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hellip;hellip;这“社火花灯”究竟是如何情形,却又不能想象。听过《新民晚报》资深编辑、著名散文作家曾元沧先生聊起他家乡闹元宵的“社火花灯”,很想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一下中国传统闹元宵的情形。
虎年元宵节的第二天,我们上海作协的一行文人,有幸随曾先生来到他的家乡福建省莆田市华亭镇园头村。园头村位于木兰溪中间一座狭长的小岛上,被四周潺潺的溪水和远处郁郁葱葱的山蜂所环绕。刚进村口,一阵振聋发聩的鞭炮爆竹声吓了我们一跳。曾先生一笑:“这热闹才刚开始。”他告诉我们,园头村从正月十五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过年,要一直闹到正月二十八,前社闹完了后社接着闹,这是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路走去,地上满是鞭炮和爆竹的红色纸屑,每户人家的门上都贴着大红的春联,屋檐挂着灯笼。门前的神龛里敬着土地老爷,香烟袅绕。宾主刚入座,主人微笑着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糖滚蛋,里面还有桂圆、莲子等当地特产。曾先生说:“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用来敬奉远方来的贵客。”
天色渐晚时,忽听得一阵锣鼓唢呐声在爆竹声中隐约响起。曾先生的侄子少敏告诉我们:这是莆田的地方戏,名唤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等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这莆仙戏从正月十五一直演到正月二十八,由村里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家庭轮流出资请班子。今晚的戏,由他的丈人家出资演出。
“走,看莆仙戏去!”我们几个已经急不可耐了。一路上发现家家户户门扉洞开,各式灯笼把街道点得红彤彤的。一家家客厅里灯火通明,两张八仙桌上堆满了猪牛羊肉和糖果糕点等祭品,墙上挂着道家的神像,门口燃放着一堆堆焚烧祭品的篝火。家人都围坐在门外的条凳上啃瓜子抽烟聊天,孩子们更热闹,有的提着小灯笼乱窜,有的燃放着各式炮仗和小焰火。
忽听得身后有热闹的铜锣声,我们赶紧躲闪一旁,一队身穿道士袍的队伍扛着用棕榈扎成的神龛,举着幡旗从我们面前走过,在一家客厅前停了下来,开始做“法事”祈福。我们好奇地驻足观看,只见主人在门前燃起了一堆篝火,道士们扛着神龛,举着幡旗在火堆上来回跳跃。一会儿“法事”完毕,道士们敲着铜锣扬长而去。这时,挂着一轮银月的天空中蹿起一枚枚礼花,在夜空里绽放出梦幻般的亮色,也绽放着园头村人对新年的期盼。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莆仙戏在村委会的广场上演出,戏台上灯火通明,台下坐满了园头村的男女老幼。几个身穿古代戏服的演员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曲调很是优美动听。曾先生告诉我们,他们正在演出传统戏目《兵围皇都》。
这一夜,对园头村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喜庆热闹的无眠之夜。春风已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园头村里过元宵,让我们亲身领略到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曹雪芹提到的“社火花灯”,还流传在中国的乡村民间。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园头村的时候,发现村口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元宵收兵处”五个大字。时间不允许我们领略他们是如何将元宵“收兵”的,但可以想象,一定是很热闹的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