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寿
大禹治水,患除,天下太平,乃“清明”也。从辞源文献上看,“清明”是庆贺语,但是它作为一种节日,则主要与节气、祭祀仪式、寒食节、上巳节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坟节、鬼节、冥节”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什么叫“扫墓”?据《清通礼》介绍:“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古称扫墓。”从中得知,以前上冢扫墓,在清明与冬至两个节日都可以。仙游人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每一年,大部分家庭两个节点都有扫墓祭祖,有的家庭只在清明节扫一次墓。
仙游流传“冬至祭墓祭财,清明祭墓祭丁”这一说法。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三月春暖,阳气上升,万物更生,桃红柳绿。这时候,到祖先墓前祭拜,喻示着子孙后代也像这勃勃生机的春光,人丁兴旺,子孙昌盛。清明祭祀,让祖先庇荫子孙健康成长。而冬至,秋收后农事告竣,新谷入仓,正是诸物丰饶之时,入冬后的人们都比较有闲暇,尤其地处山区又是生活在南方的仙游人,再不像春天忙碌了,这时去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告慰亡灵,希望来年财源滚滚、家业富裕。
“清明祭前,冬至祭后”这又是仙游祭祀习俗另一特色。意思是说,清明扫墓时间可在清明节当天,也可适当提前几天;冬至祭墓可以延迟在冬至后几天进行。其实,这种习俗在闽南还有泛客家地区也流传。仙游地处山海结合部,历史上曾隶属泉州府领辖。所以,难免受到闽南民俗习惯的影响。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仙游更是八闽多元文化的一个浓缩,是闽越文化的源承,因此,从祭墓形式勾勒出一道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扫墓要做的第一道工序是清理坟墓周边的杂草、树木等,扫除墓座上的尘土。然后祭祀土地神,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用小石头压上黄、白、红、绿等“墓”纸,俗称“献纸钱”,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小时候清明,上山扫墓,细雨纷纷,行人踽踽,祖父母的墓就坐落在老家的后头山。记得当时,祖先的墓是一座土坟,一块长方形杂石浅陋地兀立在墓前,算是墓碑,碑是无字碑。这块墓碑遭雨水侵袭,每年清明都会倾倒。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墓的大小装饰是先人的门面,是家业的镜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仙游山坳、溪岸上的坟墓基本上简陋粗糙,这为祭扫增添了一些麻烦,但正是坟前葳蕤的杂草在检验着后人的孝道和念祖之情。在公墓没有出现之前,仙游城关的居民会在清明节前夕,全家总动员,骑上自行车或三轮摩托车,带上扫把、畚箕、镰刀、锄头等工具,用红布袋、盘子装上丰盛的祭品上山祭祀祖先。如果碰上单枪匹马的汉子把锄头绑在自行车上,把篮子挂在后坐垫上,这样的家庭可能是单身汉,也可能是五保户。我每每看到这样孤独的身影便会滋生一种落寞、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