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春联
【发布日期:2015-04-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施金冷

春联,属于对联,缘于美妙无比的汉字,家乡人对词联句早已年深日久。张贴春联据说始自朱元璋那时,之前门扉不贴对联,而是悬挂两块刻有神荼、郁垒名字或画像的桃木板。坊间说,神荼和郁垒是黄帝手下的大将,有掌控百鬼的法术,常在桃树下惩治害人的恶鬼。后世百姓将他们刻在门上,吓唬作恶的鬼怪,保护家宅的平安,这就是桃符。如此,才有王安石笔下“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往昔的春联还能展示不同的家庭风貌,谁家有个读书人,可以自撰自写,那春联字体端正,内容贴切。一般人家只能请人代写,那就是家家都能贴的普通联。因此,大年时在村上行走一圈,从春联就能把门风家境看个七七八八。有年除夕,当县令的郑板桥在街头行走,看见这么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郑板桥连忙叫随从救济这户人家。随从不解,他解释,上联没一,下联少十,是缺衣少食。横批有南北,没东西,这户人家年难过啊!胸有文墨的穷人,遇见了富有文墨的县令,得到了衣食,诚可谓一副春联渡难关。这是趣话,却是昔日世情的浓缩,春联可以看门风,也可以看家境。

以前家乡过年,乡里乡亲、左邻右舍都是请堂兄代写对联,他也乐此不疲,不但挥毫泼墨,而且句子都是自己想的,既通俗易懂,又对仗押韵,还朗朗上口。有时候从早写到晚,他都毫无怨言,而且分文未取,甚至贴纸贴墨。我说:“您这样不是在做赔本生意吗?”他总是说:“人家请您代写,那是看得起您。”

堂兄写的对联一般以书写心志为主,如“门前仙浴河清流如画,院里桂花树洪福齐天”,将家宅的风光描绘了出来;“爆竹亮响响盈门喜气,围炉热腾腾阖家欢颜”,将大年的快乐氛围活画出来;“人勤春早地生宝,风调雨顺粮满仓”,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未来。这些春联每一副都意味深长,深长得让大年也醇厚了好多,再配上“春临人间”“福满门庭”“人寿年丰”那样的横批,莫道是诗言志,春联也言志啊!如今堂兄英年早逝,村民们只能上街去买春联了。

令人赞赏的还不止这些,还有张贴在灶王爷、土地爷神龛两侧的春联。献给灶王爷的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献给土地爷的是:“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尤其是这副土地联,极其精练地道出了众人对土地的尊重、仰慕,还有发自内心的敬畏。如此敬畏,哪还有保护不好基本农田的后顾之忧?

春联不光贴在门扉,贴在神龛,即使牲口圈、米缸也不会疏漏。牲口圈贴的是:“牛马个个矫,猪羊只只肥”;米缸贴的是:“生产五谷农无愧,供应三餐我有功”,这春联不是虚幻的敬祈,而是在表达辛勤劳作的决心。说一千,道一万,粒粒皆辛苦,好日子全靠自身的汗水浇灌滋养。

家乡贴的春联更为独特的是露有二寸白头。那是因为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公元1596年),倭寇入侵莆田,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百姓被杀戮致死者达三万余人,致使家乡先人无法正常过年,只能在正月初四补过大年。为痛悼逝者、寄托哀思,贴露着白头的春联。这个习俗,铭刻着家乡百姓对倭寇入侵的痛苦记忆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而这一有着特殊符号的春联,竟延续至今。

而今的春联都是印刷的,纸张光鲜,金字耀眼,还有吉祥图案,哪还能看出家庭间的贫富差异、文化高低?更无法培养挥毫泼墨的人才。千篇一律的春联,好看是好看,却用外在的精美,掩盖了内在的萎缩。真是金无足赤,事难完美。惟愿瑕不掩瑜,万事遂愿。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