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榖城梅雪(上)
【发布日期:2015-04-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吾中

“榖城梅雪”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指的是榖城山上白梅绽放如同皑皑白雪,风景特别迷人。“榖城梅雪”几经兴废,早无存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透过岁月的缝隙,回首眺望,似乎隐约可见。夜幕降临了,今夜月华如洗,我静听着华沙流过的声响,任凭思绪飞扬,对于“榖城梅雪”这一个美丽的称呼,后人似乎只能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去追寻它的面孔了。
榖城梅景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贞观之治”年间。相传,榖城山(俗名为青山)位于黄石镇水南村,为市之主脉,古称“城山”,高150米左右,上有松、竹、梅三隐岩,怪石嶙峋,青松翠柏,亭台掩映其中,城垛依山蜿蜒。榖城地界屋宇相续,商贾甚盛,唐朝时榖城山一度成为八闽游客游览、骚人墨客咏诗作画的胜地。山下国清塘清澈见底,上有一座濯缨亭,亭子倒映水中,景致十分迷人,国清塘与榖城山遥相呼应。每年元宵节前后,山上万株梅树齐放,梅花竞相吐艳,在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宛若天降瑞雪,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浑然一体,与蓬莱相比,犹过之而无不及,故称“榖城梅雪”。
史载,榖城山下多书香世家,有明一代,登贤者书者一百八十六人,举进士五十六名。官绅园榭,庭台相望,相互连枝,周围名胜古迹甚多,有南宋名儒林光朝的讲学处红泉书院、北辰宫、戚公祠、太湖祠以及著名的林墩抗倭古战场等。宋代莆籍史学家郑樵曾数度游赏榖城山,写下《榖城山松隐岩》的七律诗,诗曰:“古嶂回环画屏倚,晴窗倒入春湖水。村村丛树绿于蓝,列列行人去如蚁。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垄相纵横。黄昏倦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榖城胜境之迷人风光,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莆籍诗人林尧英命名“莆田二十四景”,“榖城梅雪”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位居榜首,由此备受关注。“榖城山”没有下过雪,“榖城梅雪”亦非雪压梅树景致,但是,记忆深处,这一场大雪似乎洋洋洒洒下过漫长岁月。从唐至清,榖城梅景延续了一千年时光,就是“榖城梅雪”名称的正式出笼也有300多年了。但是,这一景致明清时期两度受到重创。明嘉靖年间倭乱,受大影响。清朝康熙年间清廷颁布迁界令,影响极大,截界把多年的大树和成片松柏砍光,又令“巡界兵丁割青,使寸草不留。”当时界内与界外界定的一种说法是,“从渠桥的壶山开始,沿着黄石的榖城山,绕经水南至宁海桥,然后回到涵江的新浦、鳌山一带,再往北至江口镇近海地区。”这一说法是指北起兴化湾南至湄洲湾的大片土地,都是当时界外的地界。相传,唐朝妙应祖师曾谶云:“城山青,黄石出公卿”,黄石胜景果如妙应祖师所言,人文蔚然。不过,时过境迁,“榖城梅雪”景致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殆尽。如今榖城山已被削去大半,有识之士纷纷感慨,“青山已作古,池塘和那满山梅树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中。”迄今,站在榖城宫里,文人墨客到此一游的情景只能在戏台上重演了,然而,宫内那几株吐青的梅树还是能令人怀想和触发对这一景观的无穷回味。
谈起榖城山不得不提及榖城宫。该宫原址在黄石榖城山梅隐岩,北宋始建,明嘉靖年间毁于倭乱,经兴废,明崇祯年间由林贽鼎建于今址(荷岭),清代重修,保持明原貌,建筑坐东朝西,前后三进,占地面积2606平方米,为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是莆田二十四景中著名的“榖城梅雪”的主建筑群。宫中保存了珍贵的历代文物,榖城宫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感慨。榖城宫门口“榖城梅雪”石刻十分醒目,宫内主祀杨公太师(宋朝将领杨继业第五子杨延德,俗称杨五郎,祖籍山西太原),实为奉祀兴化宋末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当时百姓想纪念陈文龙,又怕元朝廷迫害,为掩人耳目,使用障眼法,托名杨公太师建榖城宫,以示纪念,除榖城宫之外,还有凤山宫(黄石镇凤山村)、月溪宫(笏石镇秀山村)等也是这种情况。陈文龙和杨五郎皆为宋朝将领,全家殉国,满门忠烈,两者之间有太多的相似点。不过,百姓敬仰杨五郎精忠报国精神,榖城宫等地的香火也特别旺盛,每年为纪念民间保境驱疫大神——杨公太师(俗称太师爷)都有举行大型的黄石二十四铺出游活动。这一活动与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抗倭有关,大型出游经过四百多年的历史延续,已然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一种民间信仰、一份期盼已久的“民俗大餐”。多少年之后,百姓开始在榖城宫侧殿公开建本土神邸纪念陈文龙,以缅怀其民族气节。
史载,陈文龙乃宋朝左丞相陈俊卿五世从孙,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家学渊源,状元及第,能文章,负气节。兴化读书人恪守“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语出自陈俊卿)祖训,文龙年方25岁,书法已称誉一时。初名子龙,南宋度宗皇帝为之更名为文龙。文龙学而优则仕之时,正是南宋王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危难之秋,他“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正所谓“疾风知劲草,国危见忠臣”,文龙正直耿介、嫉恶如仇,怎奈仕途坎坷几度沉浮。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