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成
在浩如烟海的艺术长河中,继李霞、李耕、黄羲“仙游画坛三杰”之后,画家张英的名字格外璀璨与耀眼,数十年来,他的作品与其名字在莆仙大地广为流传,享誉八闽,及至全国。
南国画乡育俊才
张英(1920—1984年),原名张国英,字千子,号长缨,生于山明水秀的仙游县大济坑北村一个贫苦农家。他自幼喜爱书画,聪颖过人,具有惊人的艺术才华。父亲张渔翁,是民间绘画圣手。七岁时,一边读书,一边学画;十三岁随父走遍闽南一带,为寺庙作重彩墨画,大济金井武林岩壁画《林龙江传说》便是张氏父子的手笔。十六岁因家庭贫困辍学,李耕发现他绘画的才能,收他为徒。八年间在名师的训导和家教的熏陶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几经风雨耕耘,画艺大进。1942年,他与师兄陈薰在仙游举办画展。1944年,在泉州、厦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誉为青年画家。1947年,闯入十里洋场,在名家济济的上海滩举办个人画展,即席挥毫作画,博得当时上海中国画会会长孙雪泥的赏识,推荐加入中国画会。1949年,在福州举办李耕、张英师生联合画展。
李耕真传蕴新意
张英先生,作品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诸如:《苏武牧羊》、《东坡履笠》、《钟馗》等都是来自民间生活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人物。他深得李耕秘法,把传统题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师学舍短”为原则,学古而不泥古,师古不落前人之巢臼,兼收各派大师之长,结合自己创作实践,形成奇拙中带清新、泼辣里含严谨、墨韵盎然奔放的风格。新加坡作协主席周颖南收藏不少张英先生的佳品,评其“画风酷似李耕,技法直追瘿飘”。罗丹题赠画家张英“吾乡昔日瘿飘子,一代真传李菜根”。
工笔和意笔是张英先生人物画的常用技法。《观世音》用工笔“铁线描”刻画她的脸部,雅娴端庄,眼光充满慈爱。从衣领开始一笔带下直到衣襟下摆,几笔写意,使衣纹飘带如风拂波痕,给人以动态的质感,显现遨游太空圣洁菩萨的慈悲善良,体现了中国古典东方女性之美。
京港画事获佳评
新中国成立后,张英长寓福州,在省人民科学馆、博物馆等单位任美术技术员、并被聘为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教师。上世纪五十年代,张英相继加入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州画院。张英工于雕塑,1953年,他与沈忠英合作的脱胎《荷叶瓶》,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展览特等奖。脱胎彩塑《洛神》获省工艺美展一等奖。1956年,他回过家乡,看到满山遍野沉甸甸的荔枝红透醉人的情景,连夜创作富有乡土气息的《大熟》,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画展并获奖(如图)。1981年,《李白醉酒》、《怀素书蕉》、《弥勒佛》参加香港首届福建画展。1978年,24幅仕女、佛像画选送广州交易会,被英、美客户争购。他的画作流传港、澳、日本、东南亚和欧美。
张英先生多次赴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参观、拜访画苑名家,观摩故宫、荣宝斋、朵云轩的艺术宝库,开拓了视野,画风也起了变化。他的超人技艺得到国内外的好评。 1959年,他应邀晋京,参加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国画创作,绘制的山水画《武夷之春》、《闽江风光》、《四季花卉》、《松鹤图》大型脱胎漆器屏风引人注目,巧妙运用国画结合传统工艺,构图虚实相济,疏密互映成趣,层次清晰,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受到画界专家和国际政要人物的盛赞。
身处逆境志不移
1957年,张英被下放福州瓷塑厂工作。外商曾邀请张英赴新加坡办画展亦被拒签。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雕塑、国画作品。他忍辱受屈,没有被窘境压倒,反而越挫越勇,精神奋发,重燃创作之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英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忘餐废寝地赶制画展作品,病症恶化,已到胃癌晚期,仍然与病魔抗争。1984年9月11日,一颗炽热的心停止了跳动!
张英,这位从木兰溪画乡走出去的人民艺术家,已离开我们三十多个春秋了!他毕生执着追求国画艺术,励志丹青,淡泊名利,胸怀坦荡,乐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标立风范。他的艺术光辉永不熄灭,他的经典遗墨与世长存,家乡人民永远怀念这位画坛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