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莆田市。1984年4月,由于行政体制调整,撤销“福建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莆田分公司”,成立“莆田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4年6月,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任命林元超为莆田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经理,主持日常工作。市公司内部机构调整为:办公室、发行科(包括宣传、片库、器材、检片室)、财务科、放管技术科等。35毫米影片由发行科计划安排放映;16毫米影片由发行科调配仙游县、莆田县电影公司及城涵辖区影片代理发行。
林元超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积极发展集镇电影院和售票点,改善农民看电影条件,朝着从室外到室内、从包场到售票的方向发展。1985年起,对16毫米影片除固定售票点按月安排影片外,其余电影节目采取分开挂牌、自由选择的办法,按片定场定租。特别是对省定的新县、庄边、平海、常太等贫困乡、村的电影片租实行优惠减半的政策,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1987年,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老林及时把莆田市城乡电影放映单位划分为平原片和山区片放映,鼓励竞争。截止1988年12月,莆田市电影放映单位发展到219个。城厢区影剧院4个,涵江区影剧院4个,市区16毫米电影放映队10个;莆田县农村电影院25个,农村16毫米电影放映队64个;仙游县城关影剧院3个,仙游县农村电影院15个,农村16毫米放映队82个。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电视、录像、歌舞、KTV在分流电影观众,也给电影公司以人为本经营理念提出新的课题。也在这时候,中宣部、广电部即将出台《电影体制改革方案》,电影行业开始走向市场。俗语说:“凤止梧桐有醴泉”,能不能引来凤,关键是看巢筑得好不好。1992年12月,老林决定把电影公司内部看片厅改造为对外经营性电影小厅。
1991年,他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在全省率先实行县区内放映区域全方位开放,全市所有放映机都换上新光源,单机、小机、提包机换上双机、大机和座机,农村集镇影剧院和乡村 放映队都能放映普通幕、遮幅式、宽银幕影片。全市农村放映普及率达95%。1991年,全市有35毫米放映单位56个,其中市区(含城厢、涵江)11个,莆田县23个,仙游县22个。16毫米放映队165个,其中市区17个,莆田县71个,仙游县77个。电影的普及程度可见一斑,极大满足和丰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1991年,全市电影发行放映收入358.6万元,放映单位亦从1983年的92个发展到232个。
1999年,林元超光荣退休。
人生如梦,如今,林元超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春去春又回,桃花依旧在,可却不见去年人,人生怎能不伤感,怎能不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