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探寻南少林(上)
【发布日期:2015-07-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戴义龙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莆田县体委会同福建省考古队考察西天尾镇林山村原林泉院遗址,发现了大量文物,从而确认林山林泉院即为南少林寺。
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其较之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嵩山少林寺晚60多年。
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文物古迹中,较为有力的证据是:
1、石槽。据林山村村民介绍,解放前当地尚存石槽数十口,而考古队在考察中发现了五口建造于北宋年间的大型花岗岩石槽。其中一口石槽的边沿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的字样,“僧兵”一词在历史上为少林寺所专有,只有少林寺才被允许拥有“僧兵”这一武装组织。另一口石槽的边沿则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的字样,多数人解读为是僧兵练武不可避免会磕碰跌撞而受伤,这口石槽的用途应当是用来装疗伤汤药,供僧兵疗伤用的。而熟悉南少林武术的人应该知道,南少林硬气功中铁砂掌的练法,除了现在多数人熟知的指插掌拍炒热的铁砂外,其实还有秘法,这秘法就是还要配以用药。当指插掌拍铁砂至指掌发热时,如打铁淬火一般将指掌浸在药水中,要以浸入药水能升腾起蒸汽水雾为度。如此,既可以消肿,也可以达到锻炼筋骨和增长功力的目的。这口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的石槽长192厘米,宽71.5厘米,高49厘米,内深35厘米,如此容量的药水,可以推想当时练武的武僧大概不会少。这两口石槽上的铭文,既可以看出此寺有僧兵,还可以看出僧兵练武的风气极盛。
2、红花亭和万云龙将军庙。距林泉院遗址约500米处尚存一座红花亭,建于南明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公元1649年),清嘉庆年间重修。神案之前有石砌的莲花图案,亭柱上刻有“万物总归三尺剑,五云时现七星旗”的楹联。“三尺剑”、“七星旗”这样的字句通常是不会出现在佛寺的楹柱墙壁间的,其中是否蕴含着一些被湮没的历史信息?据传说,清初有反清义士万云龙投福建少林寺,削发为僧,法号达宗。他创立佛教洪门,发展洪门弟子,鼓吹反清复明。至康熙年间清廷火烧南少林寺,寺僧大多被烧死或杀死,侥幸通过暗道机关而突出重围的仅有五人:蔡德宗、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这五人后来组织天地会,发誓为死难的僧众报仇,后被尊为五祖。而红花亭则是天地会聚会议事之所,在天地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林山村不仅尚存红花亭,至今仍存有万云龙将军庙,内供万云龙神像。楹联冠首的“万”字是否暗指洪门始祖万云龙?楹联中对句之首的“五云”是否隐喻五祖?对联内容是否概括了南少林反清复明的历史:万云龙提三尺剑聚合反清义士、洪门弟子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虽遭清廷剿灭,少林寺被夷为平地,失去根据地的洪门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而是通过五祖高举义旗又不断传布。
3、梅花桩与童子墩。考古队还在一块稻田中挖掘出数根梅花桩,直径约为15至20厘米不等。据当地村民说,这块稻田所在地原为熬池。可以设想,这些梅花桩应该是立于水中而露出水面,这似乎又与别处练武用的立于地面之上的梅花桩不同。另外还发掘出一些练功的石锁、古兵器等。
4、练功埕等地名。环绕林泉院四周还保留这样一些地名或村名:功练埕(即练功埕)、姑嫂营、南营、后营、尾营、将军庙、旗杆坪等,这些名称似与僧兵习武或洪门反清复明的军事活动有关。
5、300平方米火烧的寺基。从现今考古发掘来看,全院占地约2万平方米,寺基约1000平方米,约有300平方米有明显的火烧痕迹。这是否就是康熙的那把火烧的?另外,规模如此宏大的寺院丛林,却在清代的地方志上没有一星半点的记载,实在是事出蹊跷,不能不启人疑窦。
6、地道。考古队还发现一处石砌地道,长数十丈,以山石砌壁,石板盖顶,坚固异常,因地面上浮泥淤塞,尚不能查实地道的高度,地道里有机关设施。想当初,火烧少林寺时,五祖是否就是借此地道而脱身的?
7、九华山。据各种史籍所载,南少林寺出“福建莆田县九莲山”或“福建莆田九连山”,今天的莆田市并无一个叫“九莲山”或“九连山”的地名或山名。林泉院地处九华山脉中段,乾隆时期的《莆田县志》载:“九华山,此北部第一支,为城中后屏山也。在城北五里,由兴化县崇仁里诸山发脉而来,至延寿溪止。九峰攒簇如莲花,故名。”“九华山”之“华”字,本义就是花,既然可以因其“九峰攒簇如莲花”而略称为“九华(花)山”,是否也可以略称为“九莲山”?或者直接推断为乾隆之前可能称“九莲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