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丰敏
时光以一米阳光的姿态,慢慢踱步而进一座祠堂,令它熠熠生辉、光耀门楣。此地贵为风水宝地,祠堂周围聚居着中华林氏大脉“九牧林”(唐朝开派始祖林披)的后裔。南夫子林光朝也是“九牧林”后代,故此地村民家中常见“九牧”二字。我走进这座村里最重要的建筑——林氏祠堂,祠堂供奉的神像正是林光朝,据说每年村里都会举行祭祀大典来纪念这位林氏伟人。
南夫子林光朝(1114—1178),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成立艾轩学派。南宋初以林光朝为代表的学派,因学者称光朝为艾轩先生,故名。艾轩学派是理学的一个支派,继程门尹焞之学,重道德践履,“专于圣贤践履之学”,“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宋元学案·艾轩学案》认为“日用是根株,言语文字是注脚”。
由于林光朝在理学界的影响力有限,且他和弟子都没有著书传世,所以艾轩学派很快就没落了,这对研究林光朝和艾轩学派而言,是一个遗憾。但这非但不影响他的学者伟大形象,反倒令我更加肃然起敬。他的学术被归类为理学的一个支派。我经过对比、分析,认为他的学术特点倾向于心学派。他的主要思想特点是什么呢?对南宋时期的闽地贡献是什么呢?对林光朝人物和思想的研究,对我们当代思想和教育有什么意义吗?这成为我写作这篇文章的重点。
为了说明林光朝的学术倾向于心学,便要先简单介绍理学的发展过程。理学起步阶段由北宋周敦颐把道家哲学作为最主要的参照系,到发展阶段,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得益于道家提出的“理”范畴;理学经过二程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至朱熹援道入儒,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较妥善地吸收并转化为道家的思辨哲学,完成了儒家哲理化进程。
心学则由南宋陆九渊发端,曾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淳熙二年(1175),应吕祖谦之邀,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也”。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理学认为:天理是存在的,应以天理治人欲。朱熹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
心学认为:天理即是人欲,以致良知化人欲。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
林光朝所得理论来自于何处呢?据史料记载,林光朝少时力学知书,有声誉。绍兴五年(1135),赴礼部试落第。绍兴八年(1138),再试不第。在回家途中,听说吴中陆景端(字子正)曾经受学于尹焞,他就留在钱塘从陆景端学,致力于圣贤践履学问的研究。通贯六经、百家,一言一动都以礼为准则。现在整理一下林光朝的老师路线和门派理论基础。
林光朝的老师陆景端是王萍的弟子。王萍拜程颐为师求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周敦颐是理学派的发端者。周敦颐在二程求学时,要求二程“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并特别强调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的精神。二程因为思想守旧,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宋哲宗时期,程颐主张一切都用古礼,当时中书舍人苏轼认为他不近人情,每加讥讽。程、苏二人从此尖锐对立。这个故事说明二程思想的局限导致理学的缺陷,故而才有后来的心学诞生。
王萍是二程的学生,但是观点略有不同,创立震泽学派,认为“人心广大无垠,万美皆备”,还说“万物皆备于我”,提倡“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容天”,“欲传尧舜以来之道”,需“扩充是心”就可以了(《宋元学案》卷之十九《震泽学案》)。此学派因而对启发江西陆九渊的“心学学源”有功。而这一学派的另一弟子即林光朝又创“艾轩学派”。
由此,我们可证得林光朝的思想源头,对研究其思想特点有了论证依据。史载:“他平生不喜著书,只把从师得到的圣贤精细之意,口授学生,使学生心通理解。他曾经说lsquo;道之全体,存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rsquo;。”
学知识只是一方面,靠书本没有身体力行,总归没有实证经验。心学的“心”是指要尊重德性,强调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这与林光朝所崇尚强调的正是一致,所以他不著书,希望弟子们都跟着他身体力行去实践道德的最高境界。而这也是他师傅陆景端所代表的震泽学派的观点,心学又受此派启发。所以我认为艾轩学派不是理学派,而是心学派。只是那时尚未有心学,所以《宋史》将其学派纳入二程的河洛之学即理学派。也正因此,朱熹虽曾听林光朝讲学,却没有拜他为师的缘故。朱熹的理学派,跟随二程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这与林光朝的思想观并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