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堂
一杯茶,品味人生沉浮;一口香,快意煮茶春秋。清代时期,我省茶叶全面发展时期,八闽各府均产茶,同时茶类品种齐全,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四大类,还有再加工的花茶、砖茶。据郭析苍《闽产录异》载:“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书中对当时茶区茶类学有较详细的记述:武夷茶区有岩茶、外山青茶、洲茶、白茶等。瓯宁茶区有龙凤山茶、大湖水仙、小湖乌龙、大湖乌龙等。福宁府茶有太姥绿雪芽、绿头春、福鼎白琳、福安松萝、宁德支提等。福州府茶区有福州鼓山半茶,侯官之水西、凤冈、九峰山、林洋、华峰、长箕岭、长乐之懈谷,福清之灵石、永福(永泰)之名山室、方广岩,连江之美肇、石门等地均产佳茗。泉州府茶有泉州香茶。兴化府茶区有郑宅茶,清代入贡,品质极佳。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采茶行》曰:
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
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
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
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
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
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据清代徐昆《遁斋偶笔》:“郑宅茶,闽中兴化府城中郑氏所制,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虽武夷岩茶不及也。所产无几,邻近有茶十余株,味甘美,合二十株。有司先时使人谨伺之,烘焙如法,籍其数以竞贡,间有烘焙不中选者,以饷大僚。然亦无几。”相传郑宅茶就是南湖郑氏三兄弟从建溪引种的在今园庄枫林种小茶。清代《续茶经》中所记《兴化府志》:仙游县出郑宅茶,真者无几,大都以赝者杂之,虽香而味薄。
乾隆年间,叶宫詹《观国端午,恩赐郑宅茶》“嫩芽来lsquo;郑宅rsquo;精品冠闽溪。便觉曾坑俗,(按:建安北苑之曾坑,宋时贡茶为正焙)。应令顾渚低。溶溶云液澹,剡剡雪枪齐。石鼎烹 尝罢,封缄手自题。”乾隆九年六月《总管内务府奏销文件》记载,各地进贡茶叶多达六十余种。其中,乾隆皇帝最为喜爱的有三清茶、龙井茶、顾渚茶、武夷茶、郑宅茶、观音茶、六安茶、黄茶等。其中的武夷茶和郑宅茶都是乾隆皇帝最为钟爱的茶类。乾隆皇帝为皇子时,曾于冬夜烹茶,并有“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感慨。《郑宅茶》乾隆御制咏茶诗:榴枕桃笙午昼赊,红兰香细透牕纱,梦回石鼎松风沸,先试冰瓯郑宅茶。水递何须古辣泉,满杯香露侍儿煎,浮瓜沈李浑无事,为咏卢仝椀篇。
扬州八怪之一汪土慎,他的家乡出产名茶,他嗜茶成癖且精于茶道,在当时有“茶仙”的美誉。他曾对《郑宅茶》咏诗写道:闽茶今有郑园良,细玩封题清昼长。云雾冥蒙春放紫,枪旗浮动夏生凉。杯中皎月一分碧,舌上灵苗尽日香。未必龙团能胜此,好加护惜待人尝。
《仙游县志》记载:仙游茶叶始植于隋代。唐、宋间郑宅茶已为贡品,名闻京都。《福建农业大全》将郑宅茶叶列为明、清时期福建七大名茶之一。据传,历史悠久的郑宅茶,是枫林人士郑某长期从事茶生产加工而成。宋时,蔡襄品饮郑宅茶后,赞赏有加。当地还流传蔡襄当修建洛阳桥时,也奉上郑宅茶祭拜河神。当年,蔡襄还带郑氏茶品入京,皇帝品茶后,龙颜大悦,以郑姓赐封为贡茶(郑宅茶)。
国家一级评茶师郑仲阳说:“莆田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郑宅茶深受历代君臣墨客青睐,只是莆茶系列的品牌的其中之一。莆田早在宋代就出现了贡茶,继陆羽的《茶经》后,《茶录》是宋代蔡襄作于宋皇佑年间的茶学专著。我们要多加学习与弘扬莆茶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精髓。近年来,我市许多茶企通过各种比赛平台,获得的多项荣誉都是更好地促进全市茶产业发展,我们应当更进一步加强名优茶的科学种植、安全生产和销售力度,让莆茶长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