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篆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3000多年历史,但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其除了作为印章的实用功能,更多是作为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款识。如今,这门艺术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篆刻更作为吉祥物(中国印)而名扬世界。在莆田也有那么一些人对篆刻艺术痴迷、执着追求,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顾中奇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印人”,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方寸之间,浸淫传统文化,遨游于篆刻和书法的艺术海洋,追求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完美;他致力于篆刻艺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使篆刻艺术得到薪火相传。
顾中奇从小就歆羡艺术,特别酷爱书画。上初二时就得过学校习字比赛初中部“中、小楷”的第一名。在闽北山区插队、工作的十来年间,逢年过节或搞布置,或出墙报专栏,“糊弄”两下子也颇得好评。1983年6月他调回莆田后,迷上了篆刻艺术。因家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丹青高手众多,自己连半两棉花都称不上,怎敢班门弄斧?遂老实紧攥刻刀,从头学起。磨磨刻刻,刻刻磨磨,不厌其烦地耕耘在方寸之间,一步步深入金石世界。他慢慢地与篆刻这门古老、高雅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后来,篆刻艺术成了顾中奇平日里的业余嗜好,涉猎金石世界,耕耘于方寸之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方好的印章要在方寸材料上,浓缩并巧妙安排几个或十几个乃至更多的篆字,需要深思熟虑,以刀代笔,以书法做印法,巧与拙相得益彰,从构思到奏刀,直至最后完成而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积累经验,完善自己篆刻艺术的形成。
从未接受过正规科班教育的顾中奇在篆刻方面很少受“成法”的限制,在吸取传统文化营养方面,能取前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又不落他人窠臼。章法上大起大落,疏密对比强烈,极富个人情感,这有利于他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弘扬传统篆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艺术探索与创新的领域;在章法布局方面,体式更加多变,造险、动荡、欹侧取势越来越常见;在文字取材方面,从大小篆、楷行草,而渐及甲骨、石刻、简牍(帛书)、铭文、碑志、符号、图案等,凡是想得到的变化都有尝试;在技术技巧方面,他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积极发掘篆刻用刀、材料使用的新手法。仅从刀法表现力而言,他的印面不再是两色,而是出现了过渡,有了虚实变化;刀下不仅刻线条,还产生了块面和肌理hellip;hellip;
篆刻艺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绝不能做孤芳自赏的艺术。随着岁月和技艺的增长,一方方篆刻在他手下把握自如,应用而生,其作品彰显个性,独具特色。顾中奇的篆刻作品不断在省内外十几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同时,他常常应邀为机关、单位及个人出版的书籍捉刀润色。几十多年来,顾中奇为众多著名书画家、社会名流、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及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典、德国等外国友人刻过许多印章。十多年前一个秋夜,他还应急通宵达旦为台湾鹿耳门圣母庙虔镌妈祖庙宇印章。在治印之外,顾中奇把很多精力投入到篆刻艺术推广上。在各种书画作品展览中,他以新颖、独特的篆刻艺术作品展现给观众,同时他经常以“书斋式”“庭院式”等现代篆刻艺术展览新方式来展示自己金石篆刻艺术。1994年和1997年他参加水利部举办的第一、二届全国水利艺术节书画展并获奖;2007年,他参加由省总工会、省文联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职工中国书画艺术展”获优秀奖;2010年获《国家电网报》举办的“献给母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学艺术作品”三等奖。
顾中奇说,一件作品的产生与个人禀赋、阅历、文化修养密切相关,有它特殊的缘起和作者即时的创作心态、感受渗透其间,其边款、印文中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时代信息。在年复一年的创作过程中,顾中奇收获的不仅是一方方精美的篆刻印章,还有对传统文化的思索、继承和发扬,也让他更深地了解到家乡的文化根脉——莆仙工艺文化,无穷的魅力和吸取不完的营养。莆田篆刻离不开这块人杰地灵的肥沃土地,把它传承下去是我们一代又一代莆田篆刻艺人终生奋斗和固守的信念。
顾中奇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坚持。他说:“人们常说成功的四个要素是环境、天赋、勤奋、机会,对我而言更多是坚持。”他业余时间从事篆刻30多年,治印于方寸之间,孜孜探索,锲而不舍,春夏秋冬,乐此不疲。篆刻对于顾中奇,是春风得意时灵感的涌动,是如牛负重后短暂的休憩,是陶冶情操时爱好的倾注,是交友联谊时诚信的奉献,是遨游艺海时光的见证。他亲手刻出的印章已经有五千多方。他还说:“我觉得,人生总会经历各种诱惑,如果随波逐流,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顾中奇退休后,除却了繁冗的工作,自由支配的时间宽松多了,无拘无束的,一方印石、一把刻刀,随着情感的激荡,遨游于印海之中,如痴如醉。篆刻,让顾中奇的生活到处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充满了希望,成为顾中奇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