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荣
一
在许多莆田人的记忆里,莆田是片广阔的平原,是一座依溪而筑的村庄,是一季三熟的田野,是稻米飘香的故乡。
这些最美好的记忆,是兴化平原给予的,也是大多数生活在兴化平原的莆田人,对莆田最初的记忆。
其实,在莆田人口口相传的记忆中,兴化平原只不过是一个高雅的地名。从我们先祖开始,习惯叫它为南北洋。以木兰溪为界,南岸的叫南洋,北岸的叫北洋。生活在南岸的人,北岸的居民就习惯叫他们为南洋人。生活在北岸的人,南岸的居民习惯叫他们为北洋人。这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一直迷惑我整个童年时光。因为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南洋是指东南亚一带地区,那个时候我一直记住我的祖父和他的乡亲们一起下南洋的故事。这个概念不仅根植在莆田人的记忆里,也扎根在闽粤两省人的记忆中。
打开莆田地理,是可以真切地看到兴化平原大致的轮廓,从江口萩芦溪畔到华亭濑溪的木兰溪下游,兴化平原宽阔地打开它的地理位置。而囊山、九华山、凤凰山、紫霄山、壶公山、青山、天马山环绕着它的平坦,簇拥着它的广阔。东面的兴化湾,宁静而又深邃,默默地注视着日月的转换,默默地倾听平原的稻长麦熟。
从南往北,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三条干流和无数条支流,扇形的水系密布在兴化平原上,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水源,也成了兴化平原成长和繁荣不可或缺的“血脉”。有了水系,有了平原,才有种植业的发展,才有兴化平原“鱼米之乡”的美誉。
兴化平原面积大约有六百四十六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三大平原,大部分地区耕作层厚度达二米左右。耕作层下为海泥沉积,并夹有大量贝壳。这些情况对于生活在兴化平原上的人们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如开挖房屋基础、掘井等)和劳动耕作(如人工开沟辟渠,清理水塘淤泥),经常会见识到那些与海洋相关联沉积物。这些积淀在兴化平原土层之下的海洋生物,隐藏得并不深,三五米而已,可见兴化平原的成因。
兴化平原不仅是莆田人赖以生存的粮仓,养活了一代又一代莆田子民,也是莆田人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园。生长在兴化平原上的乡镇、村庄,繁荣的文化茂盛了一代代人的梦想。许多人出生在兴化平原,成长在兴化平原,最终走出兴化平原,成为中华民族的精英。
二
有一行行文字,以丰富且翔实的资料,记载着兴化平原的开始。它的开始,是围垦、围堰。兴化平原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它漫长的演变过程。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南北洋建水塘、围垦造田。主要有:诸泉塘、永丰塘和沥浔塘。其后又建颉洋塘。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建围清塘。
也许在此前的历史上,先民们也努力地做过类此的围垦造田之事,但没有文字的记录,没有具体的名称、方位,虽然我们确信那些村庄、那些田野也一定有更悠久的渊源。
筑建水塘,开启了兴化平原最初的那一扇碧绿的家门,开启了莆田人最初的农耕生活。因为蓄积了亚热带地区丰沛的雨水,对这浅浅海滩上的地质土壤改良,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的莆田人正是从这道最简单的工序开始,也许这也是最必要的前提。淡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宋咸淳年间进士、莆田人余谦一曾题一首诗《城山国清塘》,描绘了当时国清塘和周边村庄的生活场景。
湖光山色酒杯中,
此会那知一笑同。
风暖空岩落松子,
雨晴新涨没凫翕。
隔林村落微茫见,
一径禅房曲折通。
老艾当年题品处,
斜阳无语想高风。
也正是这些细小的文字,让我感到水湿湿的温暖,这些文字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至今仍让人由衷地鼓舞。因为木兰溪两岸的土地,已经有序地开垦、耕作、收获、生活,甚至生男育女,繁衍家族,甚至炊烟缠绕,欢声笑语。一座座村庄围着水塘而诞生、而蔓延,开始了兴化平原生机盎然的生活。
还有一个历史人物,在唐朝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就率民众挥汗如雨在延寿溪上筑陂灌田。一千二百多年来,这个叫吴兴的乡绅已经被神化为神祗,而留下的杜塘虽无迹可循。那一条横亘在延寿溪上的延寿陂,依旧耸立在世人的目光里,屹立在兴化平原辽阔的土地上。
那座供奉吴兴的庙宇,叫孚应庙,伫立在延寿溪畔,伫立在茂密的森林里,静悄悄地享受着安然的空气、阳光、雨雾。一年四季依旧香火旺盛,四周的民众依旧怀着崇敬的心情焚香祈祷,来点烛保佑。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人们用这样最民间的方式来表达对先贤的感激之情。
如果说上述文字,只是来自莆田民间的热情,那么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福建观察使裴次元率众在红泉界筑堰储水,垦田三百二十二顷,就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政府行政行为。红泉界在今天黄石镇境内,以沙坂一带洼地形成的水塘,足以灌溉数计千亩的水田。而裴次元的名字一直浮现在莆田人的民间生活中,人们一直记住这个名垂千古的恩人。
兴化平原的历史依然沿着历史的惯性,在农耕时代缓慢推进。但莆田人从不怠慢时间的力量,并以超越时代前进的速度,一次次地加快兴化平原的围垦与开发。
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平海节度使陈洪进在江口创建南湾上下洋陂,促进了萩芦溪下游兴化平原的开发。这是一个属于萩芦溪流域范围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和延寿溪流域一样,也是以筑陂开渠灌溉方式,完成了最初的过程。从这个时间起,官府大兴水利的风,席卷两宋王朝三百年时间。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莆田名臣蔡襄上疏奏请恢复胜寿塘、西冲塘、太和塘、顿前塘和东塘五个水塘,灌溉面积达一千余顷。
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兴化知军刘谔在兴教里尖山后建太平陂,引萩芦溪水南往吴塘,灌溉七百顷。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陂,如今依旧墨守着溪水时缓时急的流速,依旧让清澈的溪水沿规定千年的方向,注入一亩亩稻田。
尽管这些筑在河流上的陂,现在看来并不显眼,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能建筑如此坚固的工程,先民们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而这些石陂确保了数以万顷的农田,为莆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经过几百年的围堰造田,兴化平原的生产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初步形成了平原的雏形,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人们也在这里筑书院建祠堂,用文化和血脉的力量传承,用书声开启莆田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