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一向给人哀怨悲戚的印象。然而,香港城市中乐团艺术总监、二胡演奏家程秀荣一曲《空山鸟语》,让人仿佛听到山林里的群鸟啁啾声。实际上,不仅仅是鸟声,千军万马的马蹄声与嘶鸣等其他多种声音也能用二胡拉出。不过,程秀荣认为,拉二胡最重要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抓住曲子的感觉,让大家听后有种震撼的感觉,并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最重要是用音乐来传递正能量。
谈起程秀荣与二胡结缘,他透露,是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二胡大师闵惠芬的一首曲子hellip;hellip;程秀荣的童年是在故乡福建莆田度过的,当时二胡在民间很流行,他的第一把二胡就是哥哥用家里的红木旧家具材料改做的。上小学时,他被选入学校二胡兴趣小组。开始接触并学习二胡乐器,有一天,他从邻居的收音机听到前所未闻的二胡声,惊心动魄、如雷贯耳,这就是二胡大师闵惠芬演奏的二胡独奏曲《红旗渠水绕太行》。那一刻,仿佛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他走上二胡的人生。令他确定了人生目标,更下定决心“要拜闵老师为师,去学习怎样用琴声抒发自己的情感,学习怎样用琴声去感染他人”。从那时起,他视闵惠芬为自己的老师,处处以她为楷模,他买来的第一张唱片是《红旗渠水绕太行》,第一次登台独奏演奏的也是《红旗渠水绕太行》。
一个乡下小子,要拜全国著名的二胡大师为老师,其艰难可想而知。事实上,程秀荣从一个闵老师的崇拜者幸运地成为她的入室弟子,这段经历也是颇为曲折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当时,程秀荣在莆田找不到一个具有二胡拉艺的老师,只能四处学艺,“听到哪儿有拉二胡拉得好的,就跑过去听、跟他交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位同乡的笛子演奏家推荐他到福州拜师才结束。为了到福州拜师,18岁的他打了数份临时工以筹集路费和生活费,在福州拜了人生中的第一位二胡老师——陈学成先生。
随着恢复高考,程秀荣从几千名二胡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只录取三个名额的福建艺术专业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在学校保送下,他到上海拜了二胡大师萧白镛为师。不过,他心目中的老师始终是闵惠芬,便毛遂自荐地把自己拉奏曲子的录音寄给闵惠芬。“想不到,当年闵老师在艺术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收下我这个学生,我真的喜出望外、心情无法言语,欣喜之余,我更感到作为现代最著名的胡琴演奏家的学生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从1980年开始,程秀荣少年时代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开始了与闵惠芬长达三十多年的师生情谊。这不仅让他有机缘近距离地了解闵老师的艺术魅力,探索闵惠芬演奏艺术的“密码”,也令他受益匪浅、感触良深,从此开始新的二胡人生。
1982年,程秀荣从福建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开始在福建歌舞团演奏。同年,他获得福建省二胡选拔专业组第二名、全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一等奖)。毕业后两三年的演出时光,每月几十场的演奏为他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在演出的同时,他常常感到自己的音乐营养不够。“如果将来要在二胡事业上有所突破,必须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全面艺术修养,于是我萌发了学习作曲的念头。1985年,程秀荣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进修。”期间,他一方面跟何占豪、夏习云等名师学习作曲指挥,一方面继续跟闵惠芬老师学习二胡,这为他日后的二胡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88年,程秀荣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