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荣
三
莆仙戏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源于莆仙文化的繁荣,源于莆仙人所创造无穷无尽的性格力量。作为莆仙文化最为繁荣的文化时期,莆仙戏成于宋,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文化现象。
两宋时期,莆仙人以异常杰出的才华完成了中国科举文化的壮举,成为举世瞩目的“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一千三百六十名进士,数以万计的举子、秀才,浩浩荡荡的人才溪流,流淌成一条气势磅礴的文化大河,淹没了北宋与南宋的大地,蔡襄、蔡京、蔡卞的书法、郑樵的《通志》、刘克庄的诗词,都是那个朝代巍然屹立的文化高峰。
两宋王朝是莆仙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无数的读书人以各种方式参与莆仙戏的曲目创作,推动了莆仙戏编剧、舞台美术、歌舞的发展,莆仙戏在长达三百年时间里,不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成为莆仙民间最受群众欢迎的艺术,正如南宋莆田人黄光度的诗歌《题顺济庙》所云:“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或许翻开那几卷厚厚的《后村先生大全集》,不经意中就会听见抑扬顿挫的莆仙戏腔,就能看到人头簇拥的剧场、舞台上穿梭的人影,就会读到诗人笔下的“空巷无人尽出嬉”、“相呼入市看新场”、“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的诗句。
时间不断洗刷着历史的痕迹,而隐藏在文字之上的往事,依旧鲜活。
当历史的脚步跨进了大明王朝,莆仙人仍用那火热的心灵创造着文化巨匠。莆仙戏也进入了昌盛的时期,开始在民间生根发芽,成为雅俗共赏的综合舞台艺术。
明清两朝,莆仙戏进入繁荣时期的标志是数以百计的莆仙戏戏班出现。戏班的出现不仅可以相对固定地形成舞台上的各种角色,为有志于莆仙戏的年轻艺人提供了成长的舞台,并最终形成一批批职业艺人。作为地方戏剧,老、中、青艺人的传帮带对传承艺术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长期在舞台上演出的优秀民间艺人,无疑是莆仙戏艺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源头。
明清时期,莆仙戏进入繁荣时期的另一个标志是丰富的剧目。剧本是莆仙戏表演的艺术载体,丰富的剧目才能让演员有更多的演出空间,让观众享受更精彩的舞台艺术,丰富的剧本和莆仙戏的繁荣相辅相成。在这大量的剧目中,本地艺人不断改编或移植外地传来的南戏剧目,以充实莆仙戏的舞台。那个时代莆仙戏的剧作家不仅成功改编了传统的优秀剧目,而且成功地从其他剧种嫁接了优秀剧目。丰富多彩的剧目,出现在莆仙戏舞台上,展现了莆仙戏的魅力。那个年代莆仙戏有五千多个剧目,演出剧本八千多本。
莆仙戏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莆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声情并茂的每一幕,都是世世代代莆仙人的精神盛宴,都是一代又一代莆仙人心灵的原乡。
四
如果说莆仙方言是表现莆田人的性格特征,那么莆仙戏就是莆仙人的文化气质,是莆仙人借助莆仙戏舞台所表达的爱憎分明、忠君报国的信念。
在这一条莆仙戏的艺术河流中,每一个剧本就像一条小溪,从生活的高山上潺潺流出,重重叠叠成跌宕起伏的剧情。每一朵碰击着礁石的浪花,就像一个个剧中的人物,悲欢交织,圆缺轮换,闪烁着喜怒哀乐的表情。而每一部剧本就是莆仙人千年的故事,展示着智慧之美、性格之美;每一个人物就是顶天立地的莆仙人在生命舞台上的精彩演出。
莆仙戏每一部剧本都是莆仙人用生命写就的,每一个剧中人物凸现着莆仙人特有的性格。当我们还是少年时,对《春草闯堂》百看不厌,因为每一个男孩的心中都纠缠着薛玫庭的英雄情结,很久很久,直至多次在梦境重出自己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壮士行为。甚至是那个孤身守城的陈文龙、英勇就义的朱继祚。而剧中那个勇敢、聪明的春草,更像一个个生活化的莆田女孩,她是我们共同的“姐姐”、共同的“母亲”。
莆仙戏每一部剧本都渗透莆仙人的精神追求,每一部剧中的故事都在诉说着莆仙人的性格。因为我们不相信贫穷的命运,那一台千百遍在莆仙大地上巡演的《状元与乞丐》,仿佛告示着我们的心言,二十二个状元、二千四百位进士的辉煌,不是偶然的,是莆仙人向学进仕的性格取向。因为每一个莆仙人年少时的梦想就是那个金榜题名的于文龙。
人生如戏,戏说人生。莆仙人复杂的性格尽显在每一幕舞台上,生、旦、净、末、外、贴、丑,纷繁着每一声坚定的对白,轮回着每一角色无言的命运。莆仙戏的舞台,慷慨地预留着更多的角色,让他们丰富的唱腔响彻在茫茫的夜空,让他们在命运的大海中把握住自己向往的彼岸。而那些似喊似叫的演唱,犹如对着人生无常的控诉,对命运不公的反抗。谁听见了,不怆然泪下,涕湿满衫?
莆仙戏就像莆仙人的性格演出,不甘寂寞,敢于天下先。那舞台上的乐器如同叫出莆仙人的地域性格,轰轰烈烈,宁愿壮烈地死,不愿默默无闻地活;那直击心灵的牛皮大鼓,不响则已,一响就震天动地,轰动整座村庄。夜已无法宁静了,沙锣的尖声已穿透灵魂,尽管那尺胡、四胡、三弦、八角琴古朴优雅的音符已抵达梦乡的边缘,可是莆仙人今夜已无法入眠。
风与雨已洗过生命舞台上的那些血迹、那些牺牲。可莆仙戏每一个剧本仿佛有一些屈辱的声音在哭泣、在诉说、在寻找着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