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释竹林七贤本意
【发布日期:2016-02-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张学伟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子夏曰:lsquo;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rsquo;”
康有为在其《论语注》中解释这句话时认为:“优,有余力也。照此,这句话的原文意思应该是:一个人,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当官。
有些人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把“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只要学习好了,就能当官。在这里,“优”,变成了优秀之意,从而使“学而优则仕”,一举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儒家名言了,谬种误传,导入歧途。
竹(曲)径通幽处
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竹径通幽,透着神韵;花木丛深,诱人神往。
该诗的前一句在《全唐诗》中还保持着原貌,不知什么时候,被好事者改成了“曲径通幽处”。经这一改,顿使诗的韵味大为减弱。
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竹径”之竹,更能体现南方的风物。尤其是:“竹径”在意境上比“曲径”完美,更现禅意。
从诗的对仗来看,“竹径”对“禅房”,较之“曲径”更为工整。可见,好事者在改“竹”为“曲”的同时,也把常建的这首诗由起初的“超一流”,降为“普通一流”了,大失作者本意。
竹林七贤
竹林精舍,本是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汉语音译“迦兰陀竹园”,曾是释迦牟尼宣扬佛教的地方,后人借指高洁、神圣。
竹林七贤是指西晋初期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之所以在“七贤”前面加上“竹林”二字,是为了颂扬其圣洁高雅、卓尔不群,而不是后世望文生义者,把它解释为七个贤人在竹林里欢聚长啸,酣酒议论。“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