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凡
三
人类吃饼的历史十分悠久,或者说,远古的人类就已经懂得运用劳动智慧从五谷杂粮里翻陈出新制作出花样繁多的美食。饼,《说文解字》中注解为:“饼,面糍之,从食、并声。”据说面点小吃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新石器时代,因为当时已经有了石磨这一工具,可用来加工面粉。作为扁圆形的面制食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域广泛、地域差异性繁多,全国各地所食用的饼的名称可谓是不胜枚举。
很多饼食爱好者,一定会感到诧异的问题,便是饼的称呼,为什么叫光饼?有何历史渊源?只知道,东阳光饼一直以来就被叫做“老光饼”。这些留给我同样的困惑。众所周知的是,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历史上屡屡遭受倭寇侵扰,戚继光曾经率领部队到过福建沿海英勇抗击倭寇,而光饼就与戚家军的传说有关联。《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亦有说是老百姓为军队而制作的简易干粮,方便行军作战。总之,后人于是就用“光”命名光饼来纪念戚将军,这就是光饼的由来。如今,福州、福清等闽北地区的光饼也仍然很受群众喜爱。但是,此光饼与东阳光饼,不仅做法、味道差异很大,而且,东阳光饼与戚继光将军是否有历史渊源不得而知,历史上戚家军也并未在东阳的土地上抗击过倭寇。甚至有可能,东阳制饼的历史更为久远。
另一种说法是,光饼与“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有关。唐朝末年开始,王审知、王溯兄弟从河南固始迁入福建,并带来了河南的“火烧馍”,即炭炉烧烤的烙馍。火烧馍是通过把擀成圆形的面团放在铁板上烙熟,可以夹着韭菜、调味料等,或甜或咸,味道甚美。据说这种火烧馍是为灶王爷而制作,因为在小年夜里,灶王爷便要启程回天庭过年,并且为民向玉皇大帝祈求下一年的福禄,希望下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灶王爷为老百姓请命说情,老百姓心怀感激,便做了火烧馍给灶王爷当回天庭路上的干粮。火烧馍如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今天河南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二十三小年炕火烧馍的传统。随着中原人的南迁,火烧馍也被带到南方来。因为历史上的河南固始县隶属光州,所以这种光州烙馍仍然被称之为“光饼”。
当然,不同地域、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口味风味,饼的分类可以说是无穷尽的,蒸、烤、烙等等,这一点当然也可以说是与一个地方的地理气候、饮食习惯差异等密不可分。而东阳村的光饼,经过历史更迭,口味变迁,加进诸多改良,最后形成了如今的甜光饼。
但是东阳光饼却与闽北一些地方的光饼存在比较大的区别,东阳光饼未有中间凿洞穿绳的做法。东阳光饼比较纯粹,味道纯粹是甜的,所选精面粉仍然可见素白的原料,只是单面烘烤数分钟;闽北地区的光饼大多是咸味的,掺杂了较多东西,烘烤至坚硬,若非牙齿够好的人,吃那么硬的光饼还是比较吃力的,相比较之下,东阳光饼倒像是一个温文尔雅、气质谦谦的君子。
四
东阳光饼的这种谦和气质,不仅让饼的口味、口感受到更多人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制作光饼的人家,甚至是一个村庄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
静夜,寒窗烛火,衫襟单薄的书生却心怀鸿鹄之志,捧着书卷,凝心静读,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平步青云,光耀门楣。待及朝廷恩科开考,书生便要赴京赶考。夫君进京赶考,贤惠的妻子就要开始帮忙收拾细软,备好包裹行囊。在离别的渡口或者凉亭,文质彬彬的长衫书生,一手托着背在肩上的行囊,一手执着一把短柄雨伞,与贤妻惜惜话别hellip;hellip;
这个画面是莆仙传统戏曲中的经典桥段之一。书生背在肩上的行囊,常常是一块方巾似的布块,裹着财物,两对角相互打结,索背在肩上。古代,交通不便,路途更显得遥远,从家乡赶往京畿,往往短则数月,长则需要两三年之久。多少寒门子弟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希望柳暗花明,登科、进仕。寒酸的赶考书生,行囊往往十分单薄,想来,不过是书卷、换洗的衣物、一点微薄的盘缠银两,还有山高水远科举路上用来充饥止饿的干粮。
戏台上常常唱着读书进仕的人生故事,这也是古代书生的生活写照。在“文献名邦”的莆田,素有诗书、耕读的传统,读书进仕的佳话更是不胜枚举。在荔林水乡环抱中的东阳村,便有“进士村”的美誉。走进今天的东阳村,仍然能处处望见官邸宅第宗祠,每一座古建筑里面,都可见工整优美的诗句谏书,“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谏书光国史,理学继家声”、“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hellip;hellip;一根根陈迹斑斑的檩梁上刻着科甲联芳的历史,御史第中还可见一对纸灯笼,上面印着“科甲”的字样,昭彰着诗书耕读的厚重文化底蕴,更可以从中窥见这座文化乡村的沧桑和华美。
据载,明清两朝500多年间,东阳村重教兴学,科甲鼎盛,先后中进士者11名,中举人28名,贡生18名,太学生国学生近百名;官至御史3名,获历朝皇帝敕命封赠褒嘉的有8名,出现“三世五进士”、“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等科举盛况。东阳村开村鼻祖正是明代理学名臣陈道潜(1364-1433),道潜公博学宏辞,学富五车。状元罗伦曾经撰《像赞》云:“公之学,海涌川盈;公之行,星朗月明。”东阳村注重教育传家,人才辈出,现在东阳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还是读书优秀,进而成为“工作族”,吃“皇粮”,可谓是地有灵气、人才杰出、人文荟萃、书香气息浓厚。
当然,各式各样的饼,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中,不仅仅因为饼自身美味的缘故。古人出趟远门极为不容易,不仅路途偏远,饭店、旅店也远没有如今之多、之便捷,古人倒时兴了一种“路菜”,大多是一些易于保存的干肉脯、果仁等,备好了路菜,方便旅途中食用。正如莆仙戏上所演的,贫寒子弟每每进京赶考出远门之前,家里的母亲或贤妻总是要提前为他们筹措好、准备好路上的盘缠和干粮。东阳光饼,作为水分少、不易变质、易于携带的简便食品,正是极适合作为路上的干粮。书生于是常常备好足够的光饼作为途中干粮,光饼的滋味,才渐渐淡去书生的五味杂陈。共风雨,同患难,陪伴在科举路上的光饼,自然让孤独的学子们心怀温暖和深切感情。书生们带上家乡的风味物产,带上亲人的叮咛嘱咐,一路上不仅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也可以慰藉辛酸科举孤旅上的乡愁。
东阳光饼,也是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难忘的乡愁。
五
有意思的是,因为吃光饼,还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莆仙地域民俗文化。比如中秋佳节,每年农历八月份的时候,从初一到十五,莆仙出嫁的女儿,会把东阳光饼作为“送秋”礼物挑担盘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品尝,以示孝亲、尊亲,这种习俗称为“送秋”。许多宫庙里给菩萨的供品,常常可以看见光饼、丁饼等这类烘烤制作的面食,还可以看见用食用红、绿等颜色在上面书写汉字或描绘一些吉祥图案。这些,都表示着光饼不仅是一种美味,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就像人与人,关系熟络了之后就比较容易互相开玩笑,这样反而能显得双方关系很好。光饼,在深受莆仙人喜爱的同时,人们也更乐意去诙谐化光饼的形象。光饼因此在莆田方言中被人们惟妙惟肖地“戏谑”,并形成一些诙谐、精辟、风趣的俗谚俚语。比如,最出名的一句话,光饼画罗壁,讽刺的是某人不切实际,纸上谈兵,好大喜功。还有,光饼画在纸上——好看不能吃,与画饼充饥表达相似的意思。也有光饼掷狗(比喻白白送人,不会有回报)、光饼落下肚等说法。
随着东阳光饼的制作工艺被一代代传承下来,东阳光饼也经过历史变迁、工艺改良的演绎,融合莆仙民众的饮食习惯,渐渐形成如今受到大家喜爱的面饼、点心、零食,跻身地方风味小吃。东阳光饼,通过小本买卖的古老方式,反而走遍莆仙大地,走进千家万户。光饼美名,人人悉知;光饼美味,人人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