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银华 张碧华
国师酒
话说陈经邦进士及第后,仕途顺利,步步高升,直至被穆宗皇帝赐封为国师。为太后和万历皇帝所倚重,必然也被少数官员妒忌。万历十三年,兴建寿宫,因意见与宰相不合,被刑部主事俞显应诬陷,心情低落。此时,他想起出仕前九鲤湖祈梦的谶语:“官拜盖露亭且止。”于是无心官场,再度上书乞休。万历皇帝为了挽留老师,特出了上对:“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陈国师马上跪下谢恩,并脱口答出:“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皇上听后无法拒绝,只好准奏。于是,陈国师辞官告老返乡,过着闲适的生活。
有一天,他散步闲逛,顺着庙前街走到了橄榄巷里面,看到一家酒馆,门口竖着酒幡,却没有一个客人,很清静。于是他就信步走进酒店,要了一壶酒、几碟小菜边饮边与店家闲聊。问:“这酒又醇又香,怎么生意清淡,没有客人呢?”店家答:“我们是游洋人,初来乍到,小本经营,租不起繁华地段店面,只好在这小巷里暂时落脚。”陈国师喝完后赞不绝口。付帐时一摸口袋,却忘记带钱,出来又没有带家僮,只能赊帐。店家一看他慈眉善目,又是个读书人,于是就捧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对他说:“我们不识字,你自己写上就行。”陈国师写完欠条,酒后又诗兴大发,于是另取一张纸,提笔又写了一首藏头诗。
一轮明月挂半天,(有)
淑女才子并蒂连。(好)
碧波湖畔酉时会,(酒)
读罢此诗不需言。(卖)
落款题名后,让店家贴在众人路过的巷口。这天,正值兴化府的学子府考会试结束,学子们成群结队前往城隍庙进香,庙前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当他们走到橄榄巷巷口时,看到陈国师写的诗,都驻足读起来,然后又心会不宣,闭口不言,不约而同地走进橄榄巷,到那家酒馆小酌。这酒果然名不虚传,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全城,许多人都慕名而来。于是酒馆名声大震,生意兴隆。不仅成了文人墨客咏诗作对的风雅之所,而且成为兴化府官员宴请贵宾的首选。酒香不怕巷子深,“国师酒”的名称随着酒香飘向四面八方。
经过文人墨客的炒作,随着莆田人闯天下的脚印,“国师酒”走出莆田,誉满八闽,香飘全国,还飘洋过海销往南洋。酒香四溢,浓浓的家乡情吸引着多少在外游子的心,他们为能喝上一口“国师酒”而自豪hellip;hellip;于是,就诞生了莆田的第一块名牌。国师陈经邦的藏头诗也成为莆田乃至全国最早的广告诗之一。
妈祖线面
话说妈祖机上救亲,梭子失手落地,哥哥不幸掉入海中身亡。目睹从海上带回来的哥哥遗物,妈祖痛哭不止。妈祖手捧着被海水弄湿、哥哥尚未吃完的炒面和着泪把它揉成面团,然后坐在织布机前用双手像搓纱一样把面团搓成细细的面线,跟缠经纬纱线一样把面线缠绕在织布机的挂轴上,缠满后用竹制的挂轴挑起一挂一挂放在浆布的架子上晒干。然后以一挂为一捆,再折叠成一把,在一个手指长的位置用红麻线绑一下,称为一“缂”,寓意阴阳相隔。因为面团被海水浸湿,所以妈祖线面是咸的hellip;hellip;
被妈祖精神感化的莆田乡亲,不管是渔民还是陆上邑民都会为赶海或即将出远门的亲人捧上一碗线面祈盼他们平安归来,俗称“揪长”,寓意平安长寿。莆田还流传着一句童谣:“白头雉,白头雉,红线绑脰肢。”一缂缂线面放在盘上就像一只只白鹭一样,寓意祈盼远方的亲人像白鹭一样早点平安归来。
所以“妈祖线面”也逐渐成为莆田人招待客人、为亲友祝寿、践行“揪长”必不可少的美食。一元复始,莆田人每年正月初一早晨第一顿饭就是吃一碗妈祖线面,寓意一年平安幸福。
妈祖线面不但是寓意平安长寿的地方小食,更是莆田人款待贵宾和重大宴席开席前一道必备的美食。俗称“吃点心垫底”。
话说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少年时慕名来莆田黄石红泉书院拜见林光朝大师时,林光朝让书僮捧出一碗两个糖煮鹌鹑蛋,内放几根芫荽(香菜),还有一碗妈祖线面,用来招待客人。朱熹边吃边想:“难道是林公抠门?”突然看见小孩在院中嬉闹,他就想起“白头雉、红线绑脰肢”的莆田童谣,最后终于悟出了其中的诗情画意。他为莆田厚重的饮食文化所折服。于是,他就在拜帖的背面写上唐代诗人杜甫的两句诗:“hellip;hellip;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林光朝看完拜帖哈哈大笑,于是把他请进书房,彻夜长谈。从而成就了两个理学大师亦师亦友的一段佳话。
莆田一些大户人家为了附庸文雅,也在招待客人或重大宴席开席前为客人捧上一碗糖煮鸡蛋和一碗妈祖线面,寓祝客人平安长寿。慢慢地,普通邑民也效仿这种招待客人的礼仪。后来,吃“平安蛋”和“妈祖面”便成为莆田人待客的一种地方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