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敏
下莒村的古大厝,是传统的闽中七大间古大厝,大概是建在清朝咸丰年间。因为据古大厝后代耄耋之年的李元勇回忆,这古大厝名叫“下厝门公厅”,是他曾祖父外面经商赚大钱回家建的。具体我无从考据,只是根据李元勇的年龄推测而已。
李元勇说:“20年前我都是生活在这大古厝里的。到了63岁的时候,大古厝仅剩我一人。儿子早已在外面的田里,盖了几间新瓦房。经不起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那年春节,我才依依不舍搬出。从此,这古大厝我们就较少来了,只有到逢办喜事摆酒席及过年闹元宵祭祀的时候,才会偶尔过来。我记得当时我们这古大厝里,前前后后住着50户的人家,有200多人。从我知事起,我们家就有七、八口人,却只有两个房间,外加一个过道做成的小厨房。所以不光是我们,所有的亲堂兄弟都差不多是这样的,大家都住得很挤,而当时的基本生活条件,普遍都是这样的。人们在生产队里上工做农活,然后再从生产队里分到工分和粮食,虽然生活都过得很拮据,但却很悠闲。而且住在这里的人,算起来都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后代,所以见面处事都是称兄道弟,叫叔喊伯的,一派团圆和气的景象。”
有关于古大厝的描述,李元勇说:“我们家旧居原在我们的lsquo;大门里rsquo;,是标准闽中南特色七大间红砖黑瓦大厝。大门前是长石条铺砌的石板埕,大门两侧各是一个单扇的边门,古时大院因为晚上大门先关,家人又多,早晚为了出入方便,便在两侧各留下一扇边门。进了门是前小厅,小厅的左右两边各有两间下照房,下照房两边还各有一间角房;再往上就是大厅了,大厅很大,比下厅要高出一级台阶,可以同时摆上六张八仙桌还略宽些。大厅对中就是神龛了,正对右侧是土地公和观音的神像,中间则是祖上灵牌。大厅两边各有两间大房。古时候兄弟总是按大小房间居中住,所以大门正对面靠右的那一间,就一定是大儿子住的,而大门正对左边那间则是二儿子住的,再往右二间就是三儿子住的,左二间则是四儿子住的,如果家里的儿子再多些,那就是小厅下两边照房到角房再依次分配下去了。而老人们一般都是睡对房里hellip;hellip;”
“我们家的古大厝还有一个当地的古建筑工艺,就是三合土砌成的墙。这种工艺是用沙、土、贝壳灰,再加上黑糖水按比例调出来的粘合物。然后放在木头框架里,一层一层交叉地夯起来的,当这三合土风干之后,坚实牢固,不怕风吹雨淋。所以这些三合土夯成的房屋,百多年来一直站立在那。有关于这种夯墙法,我也问过父亲,他说这种做法太牢固了,比现在的钢筋水泥还好。”
元勇老人家回忆起古大厝,情至此处,言犹未尽。是啊,这个古大厝留下那一代人所有的童年,在很多印象里,不光是这古大厝的古老,童年的记忆也是那么青涩。或者是在艰苦的年代里,他们的心,和这个古大厝一样纯朴,但这个地方,住下了他们的先祖,也住下了他们的父辈和兄弟姐妹,一样也住下了他们的童年。所以,他们的很多童年故事,都从这里开始。或者将来,这里的故事,都将是“后生仔”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正如古大厝大门婚联所写——爱情花长于共同理想土壤光彩照人,幸福侣为了一致奋斗目标干劲冲天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