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在素有“文献名邦”之誉的兴化平原上,卓家祺以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卓然成就,活跃在莆仙画坛上。
卓家祺出生在莆田城里的一个美术世家,曾祖父卓黄光是个清末武官,闲时喜好书画,据说卓老爷子的爷爷是开银饰店的,银饰上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的种种画样,都出自黄光之手。卓黄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愧群在上海美专深造,学的是中国画,小儿子立轩在杭州艺专深造,学的是西洋画,一中一洋,学成之后双双回乡。这给少年时的卓家祺接受中西方绘画打开了启蒙之门。打上小学起,卓家祺就热衷与书画为伴,幼年时期,他的绘画天赋便初露端倪。
1957年,卓家祺考进福建师大美术系专修油画,打下了坚实的西方绘画基础。毕业后,分别在仙游和莆田的教育、文化部门工作,从此便在艺术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卓家祺早年在深造俄派油画,中年改修传统国画,他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把油画语言的造型、结构自然巧妙地融入中国画的笔墨中,使两者水乳交融、自然天成,拓宽了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其语言表达也显得更深入、大胆。他的线描功底深厚,秀逸洒脱,行笔间的驰骋与顿挫,表现出一种超乎于世俗的气韵和节律。在绘画技法上,卓家祺擅长于淡墨轻染,他的清雅仕女画便是典型的范例;月光透过茂密的树木,从人物的背后漫射而出,朦胧之间让笔、墨、色柔和地交融,以墨与线的交织,塑造出纯真、可爱、稚气未脱的少女形象。
记得曾经有一位画家说过:“深感画人之难,就画男人和画女人比较,画男人易而画女人难,画各种类型的女性中,画美人为更难,其难者是既要画出符合人类与时尚的审美标准的lsquo;美rsquo;来,还得画出个性和特定的环境下的喜、怒、哀、乐的各种姿态,不能只画个lsquo;千人一面的美人坯子rsquo;。”卓家祺创作的仕女画《撷香图》《嫦娥奔月》《飞天古乐》《白露》,画风细腻、形态洒脱、格调高古,充满着清新、淡雅、宁静之感,笔墨间隐约透射出画家心灵深处对美的真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卓家祺画中国画,绝非偶然。他属“科班”出身,原先画油画、水粉画,也画过不少连环画。他画的连环画《包公牵驴》《钱四娘》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扎实的造型功底。或许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使然,或许是工作条件的几多变化,他要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艺术样式。相对而言,西画重状物,中国画重写心。于是他自觉选择在中国画领域里遨游。毋庸讳言,他从西画切入中国画,对传统艺术精髓的体认,对传统精神的理解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深化。他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并且潜入到传统艺术的深层中去,他的几十年的文化修养积累、西画的造型、色彩因素等都融入进去了,他得心应手地找到了抒写心意的载体,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卓家祺少遭困厄,长成后亦曾逢艰辛,然而,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却看不到一丝生活的阴霾。相反,他的画作大多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风格明媚秀丽,力图让观者尽情地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这些从其笔底源源不断地涌现的美好景象,也表达了他对世间苍生的善良祈愿。卓家祺年复一年地勤研朱墨作春山,以生花之笔把大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气象播撒人间。在他的画里,我们领略到的,已不仅仅是他笔下的形象之美,还有着他作为美术家在人格和襟怀中的那一份晴朗澄明之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卓家祺仍然精神矍铄,笔耕不辍,他在平心静气地画画,在每幅画里营造不同的意境,用墨彩体章倾诉他对人生的理解,宣泄自己对艺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