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亮生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大概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曾鼎力支持科举制,但那时的科场考试却与百姓无缘,只限于贵族阶层。参试资格在隋唐两朝也一直严加控制,到了宋朝,才逐渐放宽,平民也可进入考场参试。当一个底层平民考中状元,地位、身份将随之迅速升迁,宋朝状元的风光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仅显耀家族,而且一生荣华富贵。
“范进中举”中的“乡试”,相对于“会试”和“殿试”,只是科举制的地方初级选拔。乡试优胜者也叫中举,然后还要进京去参加京城的“会试”。由京城的贡院统一出卷,集全国各地的拔尖人才于一堂,在会试中的优胜者则称“贡士”。再接下来,贡士就要接受皇上的钦点,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有幸进入殿试。在殿试最后的角逐中,再决出状元、榜眼和探花。
举人、贡士、进士,随着身份的递进,“闯关”一步步艰难,也意味着社会地位在悄然逐步提升,每上一个台阶都要付出极大的拼搏。等级森严的科举制,使得多少人为之寒窗苦读、耗费青春。乡、会、殿三试,步步攀高,直抵皇上的殿前,虽然半途搁浅者占绝大多数,但趋之若鹜者却源源不断。
科举三试,等级森严、读书当官倾向明显,“闯关”越高,摘取的乌纱越大。科举虽说是“分科取士”,但那时的学问因为没有分支成真正的系统科学,笼统在一块,科举考试也只能是考考人文历史、天文地理,检测一下思想智商,看看考生古文写作的表达水平罢了。但不管怎么说,能够考中,就能当官,范进中个举,以后也会加官进爵,少不了一顶县官的乌纱。
在历代的考试进程中,“科举制”较之于原来的“察举制”的确是迈进了一步。所谓“察举制”就是根据地方长官的个人考察,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去加官进禄。因未经公平考试竞争,举荐者的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往往带有偏颇,有失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