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和
真本堂,又称真本书院,乃许道证先生所倡建。它坐落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邦尾村,始建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这里原是一片荒丘阴地,日无人烟,夜无路人。自建堂后,教门昌盛,四邻平安。逢村改拓宽大道,皆由堂边过。现该堂属莆田市“三一教”协会管辖,是人心向往、众望所归的“三教”圣地。
来到真本堂前,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亭上书画家林文森书题的“真本书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格外醒目。步入大门亭,便看见砖埕正中的一口古井。当时建堂的同时也在埕正中掘井配水。古井经1995年重修后按原貌保存至今。而摆放在大门亭内左右两侧的“七墩八塔”遗迹更引人入胜:明中后叶,倭寇侵莆,邦尾沟外建“七墩八塔”以镇外邪。每当获悉倭寇来扫荡,即在“八塔”上点火“报警”。看到“烽火”,乡亲们马上撤离,抗倭部队准备迎敌hellip;hellip;该堂保存其中四塔的四周文佛,塔中篆刻“万历戊午”(1618),字迹清晰可见。“七墩八塔”是代表“邦尾”的象征,也是莆田人民抵御外侵、齐心抗倭的见证。
这一明代遗迹,非常珍贵。观后穿过砖埕,就来到真本堂前厅八扇门前。那廊顶部第一对圆柱上“真传合绍三门统,本性不容一物添”对联是许道证先生亲笔书题的;八扇门两侧“天有何言那识真机真活泼,镜无不照应知本体本虚明”对联,是“悟本系”总持师梁普耀先生在该堂开光时题赠的。
进入八扇门,穿过前厅,来到该堂主殿。主殿门上方挂着林森为“三一教”书题的“函三超一”大匾。主殿正中阁里是“三一教主”雕像。它全身贴金,神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刻工艺巧夺天工。“三一教主”林龙江(原名:林兆恩)先生,倡导“三教归一”,也称“三教”、“三一教”。他创教的主导思想是把儒、道、释三教的理论体系加以归纳,取其精华,建立独特的“三教”理论体系。
据《林子本行实录》记载,自林龙江创教后,“三教”先生到过诸多寺院,与道家张三丰、卓晚春真人为伍,谈经论道,更侧重于儒家的学术思想,着重伦理纲常,“三教”称“归儒宗孔”。
更让兴化人民难以忘怀的是嘉靖四十一年除夕之夜,倭寇血洗兴化府城,烧杀抢掠,血流成河。城里沦陷六十余天,倭寇杀人如麻,尸横遍地。后名将戚继光经福清行军直下莆田,抗击倭寇。倭寇溃退后,林龙江教主变卖家产,毁家纾难,命门人收尸敛骨,积薪火化hellip;hellip;
林龙江教主做了名扬八闽的功德大事,令人深切怀念,敬佩不已。值得一提的是他撰写了《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且大部分是在福州金山寺写的。
林龙江教主的《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原为古典版印,文言文体。1985年,许仕扬先生为使后来读者明了易读,历时四年之久,查《康熙字典》,对《辞源》《辞海》,逐行逐字,校对标点。终于事遂愿成,他的点校本《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于1992年在东山祖祠初版,并向福莆仙各堂祠发行。更可喜的是2016年6月6日,由宗教文化出版社精装出版的《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发行了,上下册精装本多参照许仕扬和王易两位先生点校的版本,并在首页刊登点校说明hellip;hellip;
真本堂屹立在邦尾村,历清、民国至今,其间虽历经沧桑,数度兴废,然而历代香火鼎盛,名扬侨乡,不愧是“三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