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镇位于木兰溪下游,东濒兴化湾,西距莆田城区10公里,南达笏石8公里,北依宁海桥与涵江区相邻,是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的交通枢纽。
北宋期间开始出现贸易商市。当时黄石是莆田、仙游、惠安三县的贸易中心,朝廷便在此设立黄石商市。自元朝开始,黄石依托宁海港,逐渐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商市。明·洪武元年(1368),黄石设立税课局,主管商税征收。明·洪武十四年(1381),黄石设立河泊所,征收渔课。朝廷区划始称黄石市。黄石作为货物进出宁海港的集散地,成为闽中经济贸易中心,也是莆田乃至福建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区划称为“市”的乡镇。传说黄石这一地名与秦末得道成仙的黄石公有关。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195年),道家学者,为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未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见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予兵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谷城山下找到黄石,取而葆祠之。
传说,唐代张良后裔张实因避世乱,来到莆田青山附近水南一带,看到此地环境与祖上张良的发祥地东海下邳相似,乃一风水宝地,于是就举族迁居于此。并在山坡上盖庙奉祀随身带来的黄石公神像。后人就把水南这一带地方改称为“黄石公庙”(简称“黄石”),把庙周围开垦的田园称为“黄园”,并把他们居住地附近的山丘称为“谷城山”。族人仿照济北谷城山,满山遍植梅花。云卷云舒几番谷城风雨,花开花落多少梅雪诗词。慢慢“谷城梅雪”就被誉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黄石,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人数之多,不亚于府城。比较熟悉的历史名人有:
被誉为“福建第一位女诗人”的唐代江采苹,她就是郭沫若诗中“梅妃生里传犹在”的江梅妃。她的《楼东赋》饮誉古今文坛,七绝《一斛珠》还被译成德文,是闻名中外的绝句。
宋代林光朝,黄石定庄人。他是一位理学大儒,世称他为“南夫子”,他在黄石红泉书院讲学,“四方来学者,岁数百人”。朱熹少时过莆田,拜师门下,尝听其讲学。
宋·右丞相黄镛,景定三年(1262)进士,他少年时在县学、军学读书,宋宝祐元年(1253),进入太学读书。在学期间,他关心时政,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于斗争,是“六士”之一。当时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为理宗皇帝所宠幸,倚仗权势,横行霸道,黄镛串联陈宜忠等六人,一举挫败丁大全,轰动京城。他入仕后,正色立朝,言论不阿。累官右丞相,同签枢密院事。辞官返乡后,他与陈文龙一起抗元赴国难,尽忠报国,壮烈牺牲。
青山青,黄石出公卿。明代黄石还出了两位国师,一位是明·嘉靖皇帝侍读吴大田,另一位是明·熹宗皇帝侍读周如磐。
吴大田,字绍曾,黄石沙坂人,弘治十七年(1504)中举人。正当他踌躇满志时,不料翌年进士会试名落孙山。但他毫无气馁,于明·正德三年(1508),再次赴京参加会试,正要启程时,却传来朝廷补他为河南扶沟县教谕。他隐约感到命运捉弄人,只好认命。他是个勤奋好学之人,从教三年,所教大多中举人,成绩卓著,名声大振,县尹对他另眼相看,并上报礼部得以表彰。这时正好正德皇帝的叔叔兴献王,正为幼儿朱厚熜选侍读犯愁,礼部遂将施教有方的吴大田举荐到兴献王府。朱厚熜是个十分顽皮的孩子,以前请了几位老师都因管束不了而丢了饭碗。吴大田进王府的第一天,晋见王后时,正好朱厚熜吃饭吃了一半,看到吴大田进来,他就躲在王后怀里撒娇,不慎把口中的饭吐在王后身上,把王后气坏了。王后顺手抓了旁边一条裤子,正在擦身上的脏物时,朱厚熜怕挨揍,抓住王后手上擦脏物的裤子,跑到吴大田面前,把脏裤子往吴大田手上一塞,并模仿大人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说:“本小王把宝物赐给你。”惹得满堂大笑,弄得吴大田十分尴尬,只好手捧脏裤子谢恩。也许是一物降一物,在吴大田谆谆诱导下,朱厚熜学业日见长进,兴献王极为满意。而那条脏裤,也就是后来吴大田夫人在世人面前显摆的珍珠裤。莆田民间流传一句:“莆田二十四铺,抵不上吴大田夫人一条裤。”
朱厚熜成为皇储后,吴大田以太子侍读扈从入宫,晋升太常寺少卿。朱厚熜登基成为世宗,赐号嘉靖。吴大田奉命主持修兴献实录,官升工部侍郎。吴大田告老返乡后生活上宽于律己,未能兼济天下、造福桑梓。
另一位国师周如磐,字圣培,号镇庵,黄石人。周如磐青少年时家境贫寒,他和莆田许多贫苦家庭一样,结婚时无钱承办婚宴,只好利用除夕之夜草草完婚。为了增加喜庆氛围,他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屋破不遮头,仰见风云际会;家贫如彻骨,谁知鸾凤和鸣。”周如磐人穷志不穷,志向远大。他中举前在福清担任塾师,边教书,边读书。一次参加叶姓缙绅宴席时,退休居家的宰相叶向高请周如磐为画轴题诗助兴,周如磐在《韩信乞食图》上题写:“乞食由来事本诬,英雄失路古谁无。临题恨煞丹青手,不画登坛拜将图。”叶宰相对周如磐的学识和远大志向大加赞赏。
周如磐28岁中举人,32岁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翰林院。由于学识渊博,奉命为太子朱由校讲经,成为熹宗皇帝侍读。熹宗登基后,提拔55岁的周如磐为礼部侍郎,后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辅佐皇帝。随后又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首辅。
黄石的名人还有很多,有为杭州岳飞墓题写“精忠报国”的明代著名书法家洪珠,有坚持抗清、视死如归的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朱继祚(黄石横塘人),有为统一台湾做出巨大贡献、奉旨入莆归籍的清·水师提督吴英(黄石定庄人),还有宋·端平二年状元吴叔告(黄石水南人)、黄石清江村的明·户部尚书翁世资、明·四川布政使周瑛hellip;hellip;
突兀青山自纵横,势如天马踏空行。黄石古称水南,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莆田二十四景中,黄石独占三景,即“宁海初日”、“天马晴岚”、“谷城梅雪”。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惠洋十音八乐”、“黄石沟边九鲤舞”等。
名镇古市人才辈出,工艺新城艺彩绽放。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黄石这一地名为世人展示了它的丰彩。黄石不愧是闽中古市名镇。